|
◎田妮
长河落日,大漠孤烟,几峰骆驼逶迤远去…… 齐奶奶作品里的意像碎片,来自若干年前一个乡村少年的口琴。至于骆驼,那是魔法剪的杰作。小巧玲珑的魔法剪,是小孙子送给她的礼物。只需把纸夹上,轻轻按下,一峰镂空的骆驼就会跃然纸上。铅笔在栩栩如生的驼队周围划拉几下子,长河奔流、落日如丹、大漠无际、炊烟袅袅……这些北域风情,倾刻间就会绽放在这个凋蔽的小山村。 当然,大字识不一筐的她,不是艺术家,她所做这一切,只是为了打发日子。一个人的日子,终归是冷清,即使过了大半辈子,也抵御不了那种彻骨的冷。 男人走的早,幸亏有儿子春望,春望的琴声虽然忧郁,却让她的人生充满生机。只是现在春望远在古都西安,让她鞭长莫及。 其实,她也摸过西安城的秦砖汉瓦。春望在城里买楼,首付不够,她把自己的家卖了,作了贴补。那是一个家族的根,为了儿子,她连根也拔了。 儿子的家就是自己的家。这个梦,一进西安城就被粉碎了。儿媳雅并不待见她这个乡下婆婆。 她在乡下是出了名的爱干净,可是住在春望家,洗的菜,雅不放心;刷的碗,雅也不放心。最让她伤心的,是孙子出生时,儿媳把她一针一针精心缝制的小包被、小棉袄、小棉裤扔了。 那些化纤丝棉,能比天然纯棉的好穿?这话她只敢问自己。 孙子的出生,给她带来希望和欢欣。可是孙子一入园,她就成了夏天的火炉、冬天的扇子。不是自己多疑,儿媳的眼神里写着呢。 有一天,儿媳说,我们医院给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家免费体检呢,妈您去查查呗。 一阵春风,拂过她的脸。咳,俺这老胳膊老腿的没什么不妥当,不用查。 春望说,妈,去查查呗,反正也不用咱花钱。 第二天,儿媳领着婆婆去了医院五脏六腑地查了一通。一周后,体检报告下来,媳妇说,婆婆是乙肝携带者。 春望的心明显刺痛了一下。母亲既然是乙肝携带者,以后,孩子的大事小情是不能碰了。可是,孙子是母亲的心头肉呢。小两口的对话是在一个傍晚: 为宝宝想,你得把妈送回老家疗养。 老家的房早就卖了,你又不是不知道。让我妈睡大路啊? 那我管不着,反正不能让她再呆在这儿祸害咱们儿子。 她没有听墙根的陋习,但是小两口那天的门没关严。她知道儿子拉不下那个脸来,就自己提出来,说人老了,思乡、想家。宝宝也大了,俺还是回去住着妥当。 送她走,儿子哭了。 孙子拿出那个魔法剪,奶声奶气地说,送给奶奶。奶奶要是想宝宝了,就骑着骆驼回来。她眼角湿了,下腰抱起孩子,说乖孙子。 儿媳急忙接过孩子,说车进站了。 回到家乡,村支书老根可怜她没个落脚处,暂时拨给她一间大队部的闲房栖身。 两个月后,春望拿着母亲那张体检报告,忽然想起媳妇是个护士,若母亲真有那毛病,依照她的职业习惯,一天不得撒十八遍来苏水?可是家里从没那种气味。一查,这里面的猫腻就流了一地。 春望来接母亲回城。她说娘在这里过得好着呢,看见地里那些稻谷、高粱没?娘就是一株老蜀黍,得接地气。对了,你中学时天天吹的那首歌叫什么来着? 她说,记得歌里好像有那么一句,叫什么“黄沙吹老了岁月,吹不落我的思念”。 春望说,那是《梦驼铃》,您打听那个干嘛? 再吹一个呗,娘想听。她说完小心掏出一个黄布包裹,一层一层,轻轻展开…… 包裹的最底层,躺着一支虽然旧却擦得耀明铮亮的口琴。 春望把口琴含在两唇间时,不经意地瞥见了母亲的“驼队”。他看见母亲的驼队,正驼着她一天天老去的岁月,逶迤远去。 那天飘在小山村上方的琴声,没有了少年的愁怅,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言的忧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