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要闻 |
第02版
要闻 |
第03版
国内国际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赤潮(资料照片) |
|
|
|
赤潮又称红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海藻是一个庞大的家族,除了一些大型海藻外,很多都是非常微小的浮游植物,多数是单细胞生物。根据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有时也呈现黄、绿、褐色等不同颜色。赤潮发生时,最明显的是水体变色,此外还有随之而来的鱼、虾、贝类的死亡水体发臭并带有粘性等。赤潮发生后,除海水变成红色外,同时海水的pH值也会升高,粘稠度增加,非赤潮藻类的浮游生物会死亡、衰减;赤潮藻也因爆发性增殖、过度聚集而大量死亡,有些藻类可分泌毒素,毒素通过食物链严重威胁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由赤潮引发的赤潮毒素统称贝毒,现已确定有10余种贝毒,其毒素比眼镜蛇毒素高80倍,比一般的麻醉剂,如普鲁卡因、可卡因还强10万多倍。贝毒中毒症状为:初期唇舌麻木,发展到四肢麻木,并伴有头晕、恶心、胸闷、站立不稳、腹痛、呕吐等,严重者出现昏迷,呼吸困难。赤潮毒素引起人体中毒事件在世界沿海地区时有发生。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赤潮毒素的贝类中毒事件约300多起,死亡300多人。 我市管辖海域曾发生过小规模由无害藻类中肋骨条藻和朱吉直链藻引发的赤潮。小清河口是国控赤潮监控区。 赤潮的成因首先是携带大量无机营养盐和有机物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所引起的海水富营养化,它是赤潮形成的物质基础。赤潮的治理方法有工程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以及生物学方法等。 (一)物理法——粘土法。国际上公认的一种方法是撒播粘土法。利用粘土微粒对赤潮生物的絮凝作用去除赤潮生物,撒播粘土浓度达到1000mg/L时,赤潮藻去除率可达65%左右。有报道称在小型实验场去除率可达95%——99%。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在鹿儿岛海面上进行过具有一定规模撒播粘土治理赤潮的实验。1996年韩国曾用6×104T粘土制剂治理100平方公里海域赤潮。 (二)化学除藻法。是利用化学药剂对藻类细胞产生的破坏和抑制生物活性的方法进行杀灭控制赤潮生物,具有见效快的特点。最早使用的化学药剂是硫酸铜,易溶于水,在使用过程中极易造成局部浓度过高而危害渔业,同时在海水的波动下迁移转化太快,药效的持久性差,也易引起铜的二次污染。有机化合物在淡水除藻中具有药力持续时间长、对非赤潮生物影响小等优点,已有多种化学制剂用于赤潮生物治理的实验研究:如硫酸铜和缓释铜离子除藻剂、臭氧、二氧化氯以及新洁尔灭、碘伏、异噻唑啉酮等有机除藻剂。 (三)生物学方法。这是最环保的治理赤潮办法。主要作用机理是,以鱼类控制藻类的生长;以水生高等植物控制水体富营养化以及藻类;以微生物来控制藻类的生长。其中由于微生物具有易于繁殖的特点,使得微生物控藻是生物控藻里最有前途的一种控藻方式。这些控藻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溶藻细菌)、病毒(噬菌体)、原生动物、真菌和放线菌等五类。多数控藻细菌能够分泌细胞外物质,对宿主藻类起抑制或杀灭作用,因此通过溶藻细菌筛选高效、专一、能够生物降解的杀藻物质是灭杀赤潮藻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截至目前,大型赤潮仍无有效治理方法,其防治根本仍在于减少陆源排海污染,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预防赤潮发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