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民生·热线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我市“开学经济”升温
健康东街社区居民有了“家庭医生”
全国猪肉价格再现涨势
便民服务摊点获市民“点赞”
我市大幅提高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待遇
我市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特点纷呈
连线市长公开电话
当前玉米管理首要任务“抗旱浇水”
用心倾听医生的心里话
2014年08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开学经济”升温
“开学季”渐成“烧钱季”



  □本报记者 陈文
  暑假马上就要结束了,开学在即,很多家长都开始忙着为孩子准备开学需要的各种学习“装备”。近日,记者走访了我市部分超市、箱包店、文具店发现,无论是文具、图书还是数码产品,凡是与学生相关的消费品,销量都成倍增长。然而,“开学经济”火热的背后,存在着一些学生盲目攀比的隐忧。
书包文具“一年一换”挺浪费
  近日,记者在我市多家超市和便利店看到,各式各样的文具被摆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水性笔、文具盒、作业本等用品都是销售明星。家住早春园小区的邢先生带着儿子正在买书包,“其实去年的书包没坏,但是孩子说同学们都换了新的,非要买新书包和新铅笔盒,再加上笔和本子,这就100多元钱了。”
  商家面对学生的购买热情自然是高兴,胜利东街小学附近的一家文具店老板王女士说:“这几天来买文具的孩子太多了,还叫上孩子和邻居过来帮忙。现在的小学生都看重名牌,太便宜的不愿意买,所以我进了一些进口文具,没想到卖得最快。”
  家住福寿东街圣疃巷的小学教师姜女士平时非常注重对孩子金钱观念的培养,对于现在校园内的“攀比风”表示了担忧,“我对孩子买文具的要求是用完了,用坏了再买,但是现在的文具设计得像玩具一样,好看好玩最重要,实用性是其次的。班里同学买了玩,孩子自然想要,这就挡不住他想买的想法了。”
商场促销花样翻新
  如果说超市和文具店瞄准的是小学生和初高中生,那么商场看准的是大学生家长的钱包。据商场人士称,暑期消费增长点不多,而开学消费是刚需,所以是商家都不会放过的必争促销节点。
  在我市一家商场里,箱包专柜迎来了一大波新生和家长们,记者发现,很多行李箱的价位都在200元以上,一些进口品牌的价格更是高达上千元。不少运动品牌、潮牌的服饰类商品也有很多促销手段,例如1件原价,第2件半价甚至二三折,购物满额还能凭大学录取通知书再享受返券。不过记者在某知名运动品牌专柜内看到,一个背包、一双跑鞋、一件冲锋衣的组合折后仍然要3000多元,对于工薪阶层的消费者来说并非小数目。
电子产品成家长最大负担
  记者随后来到市三联家电卖场,电脑区和手机区人头攒动。销售人员热情地介绍着一款笔记本电脑的配置,前来选购的家长和学生比较着各款笔记本电脑的性能。
  正在陪孩子选购电脑的郑先生说:“现在流行‘数码三件套’,手机、相机、笔记本电脑,一个都不能少。开学装备再加上送孩子上学的路费,估计要花掉两万多元。要不是孩子努力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我们还真舍不得花这些钱。”面对“开学经济”消费,有不少家长表示“压力很大”,直呼“上不起”。
  电子产品销售人员也表示,也有不少家长出手“阔绰”,手机、电脑、平板电脑全部都买苹果的最新品,“光这三样就近两万,现在一天都能卖出好几套。”促销员小李说,“其实对于刚上大学的新生来说,如果不是学设计建筑的,根本不需要特别高配置的电脑,而且现在的年轻人用两三年又想换新品。所以我们也希望大学生能理性消费,家长挣钱也不容易,不要和别人攀比。”
  记者采访了部分家长和老师认为,家长应拒绝孩子提出的过高物质要求,孩子“拼装备”不仅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而且助长了他们的炫耀攀比心理。大学新生的开学装备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情况量力而行,同时,准大学生应对自己未来的学业进行规划,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和财富观,学会合理理财,莫将“开学消费”变成“开学浪费”。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