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北海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综合新闻

第03版
专版
 
标题导航
母亲的拐杖
飘在空中的雨
绿色希望
村前的芦苇荡
忆起农家冬藏忙
梦圆中国
糖人刘
土质村庄
2014年11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村前的芦苇荡
  (资料图片)



  ◎曾繁梅

  婆婆家是库区,二三十年前,村子的前面,除了大大的果园,就是片片芦苇荡。
  春天,万物复苏,芦苇也随着漫涨的库水活了起来。几乎一夜间,那箭似的芦苇芽已是一片绿油油。正是“蒌蒿满地芦芽短”、“听取蛙声一片”的时节,在春风的吹拂下、在青蛙的歌唱中,卯足了劲的芦苇嫩芽,在阳光的沐浴下,像冲锋陷阵的战士,齐刷刷往上猛蹿。盛夏时节,芦苇已经长得近二人高,郁郁葱葱、浩浩荡荡,十分壮观。随风摇曳的芦苇,舞动起阵阵绿色的涟漪,在艳阳的照耀下,宛如绿色海洋。孩子们在芦苇荡里捉迷藏,抓鱼虾,或抽一根芦苇芽,做一根笛子,放在嘴边一吹,悠扬的笛声,惊起野鸭无数,从芦苇荡的这端,钻入另一端。芦苇荡里除了野鸭,还有成群的小鸟栖息其中。好运气,孩子们还能捡到野鸭和鸟的蛋。秋来了,芦苇由绿变黄,朵朵芦花也慢慢绽开她轻柔美妙的身姿。随着秋的深入,芦苇荡一片金黄灿灿。寒风乍起,洁白的芦花也渐渐地随风飘走,不知去了哪里。初冬,是美丽的芦苇奉献价值的时候。人们将收割的芦苇,编成席子、筐子或者卖给造纸厂换成钱……
  芦苇是极其普通的野生植物,但它生命力极强,它的根须在泥土里蔓延匍匐,发芽、成长、成熟,一年一年。芦苇不但耐风雨更保堤护岸。有了芦苇荡的护卫,库堤更加坚固,水库的水更加丰盛。水多,鱼虾就多。每年村民都能从中收获很多新鲜鱼虾,改善生活。孩子们更是将这片芦苇荡当成他们的乐园……
  记得老公第一次带我去村前看芦苇,是在芦花盛开的时节。当时我就被眼前的景色震撼了,芦花灿然地飘荡,在朝霞的沐浴下夺目圣洁飘逸多姿!在库岸汇成了绵延几里的银河,宁静柔美的姿态那么自在随意,宛若翩翩起舞的少女,倩影荡漾,万种风情,仿佛触手可及,可我只是远而观之。芦苇花素洁、飘逸、高雅。这柔顺中隐含着傲骨,以无穷的韧性醉倒了秋风,更醉倒了一代又一代的诗人,为历代诗人骚客所赞美。
  那天,置身芦苇荡,只见,秋风中,芦苇悠悠,芦花轻舞,诗情画意,仿若仙境,如梦如幻。我好多次都想把这景色写下来,却总也描绘不出它的美丽和风韵。只好将那芦苇荡的美,深深地深深地藏在心底……
  后来回老家,老公带孩子们常去玩,我却很多年没有再去。六年前的国庆节,我再到村前水边。虽然那时随着水库的水逐渐减少,那片芦苇荡大部分已经被村民开垦成了良田,可围绕水边还能见到许多芦苇摇曳。而且那片山楂林中粗壮的山楂树还在,那红彤彤的山楂果,仍然小红灯笼似地挂满树。
  今天,当我们再去寻觅那片芦苇荡时,它已没了踪影。眼前是采沙留下的一个个大坑,极少的水在坑底沉睡。站在那片荒草丛中,看着满眼失望的老公,我的心也隐隐作疼。我禁不住要问:那一望无际的水域去哪儿了?那嬉戏的野鸭歌唱的鸟儿去哪儿了?那舞动美丽身姿的芦苇荡去哪儿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