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哲理漫画 |
|

|
|
◎张志君 在空间里有这样一群人:不管你发的是美食照片还是自己家孩子的照片,都会有人点赞。现在这股风潮已经泛滥到了微信的朋友圈,不管多无聊的话题发表之后,总是有人“鼎力”点赞。 点“赞”这个符号早已脱离设计者最初的想象,“喜欢”的本义早已枝杈蔓延,衍生出“朕已阅”、“嗨,你好”、“支持”、“调侃悲伤”等各类暧昧意味。为什么除了“赞”以外,就没有别的态度可以表达?关于“点赞党心态”的问题,有人归纳总结了以下几种原因:一是心地太善良,很难对朋友的新装修或新旅行视而不见,表示下“朕已阅”;二是好久不见,无话可说,但我还在关注你,不用回复了;三是确实说得不错。说白了,我们点赞的时候表现的是一种跟风,不需要评论也不需要回应,让人知道我的存在就好了。在微信朋友圈里,点赞的按钮成了证明你自己存在的通行证。看到某位朋友的照片下一群朋友在点赞,你也忍不住点一个,以便提醒大家,你也是这个圈子的活跃分子。 点赞也是一种与人轻量级的互动,数次“轻轻一点”式地与人沟通,就像喝水一样,虽然一小口水不能满足,次数多了,饥渴仍然会得到缓解。但令人感到悲哀的是,点赞行为对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了解起不到什么实质作用。点赞式的社交里,亲密感并不完整,因为它并不一定能转为现实中的人际联结。从深层次讲,点赞党越来越壮大,所折射的是精神世界荒芜状况的扩大化,这与当下浮躁的社会心态有关,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很多人在网络中走马观花看世界,不愿意多花些时间用于思考、交流。 良性社交需要真切意义的支撑,所以,我们怀念最开始的时候不管是高兴还是悲伤,大家用有态度的评论来关心,而不是不经思考的轻轻一点来敷衍了事。点赞的世界我们永远不懂,我坚持有态度的评论,只希望穿过点赞的丛林依然能触摸到网络世界的一丝温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