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丽丽
“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了未来。”现在各地在吸纳人才方面使出“杀手锏”,有的亮出待遇不菲的“纳贤手笔”,有的出台尊重人才的“活力机制”。然而吸引来的人才有时却好像有些“水土不服”,影响了其才能的有效发挥。笔者认为,要想让人才“落地开花”,发挥最大的能量,需要做好“三适宜”。 有适宜“扎根发芽”的“肥沃土壤”。人才就是“种子”,没有好的“土壤”,“种子”不会“发芽”。通过搭建平台,把人才放到合适岗位,通过提供政策、资金、市场等支持,促进人才创新创业。让人才逐步“扎根”到“土”里,才能将创新优势、知识优势、技术优势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发展优势。 有适宜“茁壮成长”的“生长环境”。既要有适宜的“硬环境”,如提供相对优厚的福利待遇,解决人才职工的子女上学、户口等问题,在医疗、卫生条件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等,让人才无后顾之忧;又要有适宜的“软环境”,如加强单位道德建设,营造浓厚和谐气氛,优良的学术氛围,为引进的人才营造归属感。 有适宜“开花结果”的“丰厚肥料”。“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定期“施肥”保证其“结果”所需“养分”。通过定期轮训、专家讲座、实地考察等方式,使人才及时掌握新知识、新动态,不断更新“信息库”,定期获取“肥料”。同时要提供与本土人才交流学习的机会,取其精华,让其从本土人才身上汲取“有机肥”,并结合自身所长,经过充分的“化学反应”,在工作中结出累累果实,真正做到靠人才成就事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