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要)
潍坊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摘要)
甘为公仆 求实为民
市政务服务中心党员大会召开
为创业开启便利之门
2015年03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要)
——2015年3月1日在潍坊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姜树政



  2014年,全市法院紧紧依靠党委领导,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在政府、政协和上级法院的关心支持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深入开展“审判质效提升年”活动,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104325件,办结99170件,同比分别增长7.2%和7.5%,结案标的额222亿元。其中,中级法院受理各类案件10766件,办结10382件。
  一、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面加强审判执行工作
  (一)加强刑事审判工作,依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为指导,共审结各类一审刑事案件5732件,判处罪犯8058人。依法惩治职务犯罪,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202件,判处罪犯263人。依法惩治危害群众生命健康犯罪,审结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等犯罪案件86件,判处罪犯190人。依法办理减刑假释案件3839件,在全国首次引入人民陪审员参与减刑假释案件审理,首次对一起职务犯罪假释案件进行了庭审网络直播。
  (二)加强民事审判工作,依法保障民生权益。坚持把保障民生权益摆在突出位置,共审结各类一审民事纠纷案件40961件。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基本权益的关切,审结交通事故、医疗损害赔偿、相邻关系等纠纷17030件。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家庭和谐幸福的关切,审结婚姻家庭、抚养赡养等纠纷8666件,调撤率为55.8%。积极回应市委、市政府相关决策部署,开设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依法审结涉农民工案件5332件,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三)加强商事审判工作,依法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围绕经济转型升级、区域统筹发展等重大部署,共审结一审商事案件20340件。注重推动完善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依法审结企业破产、清算案件6件。注重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审结金融借款合同纠纷7995件,同比上升76.3%。注重司法保障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审结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等纠纷418件,促进自主创新,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四)加强行政审判工作,依法保障社会管理秩序。依法审结各类一审行政诉讼案件1048件,审查执行非诉行政案件1298件。加强行政诉讼协调工作,全年经协调结案的占50.2%。加强司法与行政的良性互动,与市政府联合制定《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办法》,进一步完善与行政机关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促进依法行政水平的提高。
  (五)加强执行工作,依法保障当事人胜诉权益。认真开展涉民生、涉金融案件集中执行等专项活动,共执结各类案件20932件,标的额56.7亿元。建立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制度,将全市7764个拒不履行还款义务的“老赖”纳入失信黑名单,同时协调有关部门对其限制贷款348笔、6164万元,限制出境13人次,限制高消费148件次,限制审批84项,有820个失信被执行人迫于经济、信誉等各方面压力而主动履行了法律义务。对实施恶意转移财产,伪造、隐瞒、毁灭重要证据,妨碍法院执行等严重违法行为的被执行人,及时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68件221人,司法拘留1885人。
  二、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提升司法服务水平
  (一)积极主动服务党委中心工作。围绕市委突破滨海、提升市区、开发两河的战略部署,筹建成立滨海开发区法院,先后制定依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等11项法律服务意见。开辟“企业维权绿色通道”,加大为企业服务力度。密切关注司法领域所反映的经济社会问题,及时提出规范金融秩序、加强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司法建议53条。
  (二)积极健全完善便民利民措施。继续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健全“人民法庭——巡回审理点——法官联系点——联络员”四位一体的基层便民服务网络,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方便;继续加强“诉访分离”机制建设,建立远程视频接访系统,共处理来信来访1972件(次);继续加强司法救助制度建设,为生活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减缓免诉讼费用144.6万元,联合财政、民政部门发放司法救助金121万元。
  (三)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进一步加强人民法庭建设,规划恢复、新建人民法庭10处,改扩建人民法庭23处;各人民法庭均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在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等矛盾纠纷比较集中的行业和领域,建立专业性调解组织72个,促进多发性纠纷的及时、有效化解。积极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在人口集中社区设立法官联系点、巡回审理点,做好调解指导和判后回访等工作;开展法官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活动,用以案说法等“接地气”的普法方式,促进全民守法。
  三、顺应群众期待,全力打造阳光司法机制
  (一)加大司法公开力度,推进清明司法“零雾霾”。积极构建“办案流程同步告知、案件信息同步查询、庭审听证同步直播、司法活动同步监督”的“四同步”司法公开机制,共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4.4万篇,向当事人发送案件节点信息短信26万余条;坚持庭审“每庭必录、每周两播”,中级法院每周选取两起典型案件通过门户网站或官方微博进行直播,共直播案件182件,居全省第一位。在全省率先建立司法公开评估体系,委托潍坊学院法学院作为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全市法院司法公开工作进行评估。
  (二)加强人民陪审工作,让群众参与司法“零距离”。实施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全市共增选人民陪审员647名,总数达1159人,其中社区工作者、普通居民所占比例超过70%。加大人民陪审员参审力度,全市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3.6万件,占一审普通程序案件的86.3%。吸收人民陪审员参与诉前调解、信访处理和执行工作,全市人民陪审员共协助送达、调解、执行案件8100余件。
  (三)着力规范权力运行,确保公正司法“零错案”。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行使,制定交通事故、民间借贷、劳动争议等常见多发民事案件的裁判规则,统一裁判尺度。充分发挥二审、再审监督纠错职能,审结二审、再审案件4450件,依法改判发回672件。强化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重点强化法官办案责任终身负责制,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
  四、锻造过硬法官队伍,确保公正廉洁司法
  (一)深入整改“四风”问题,着力改进司法作风。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推进“庸懒散浮”专项治理和“六难三案”问题专项整治。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干警坚定理想信念。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对所有基层法院和12处人民法庭进行随机暗访,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
  (二)全面加强业务培训,着力提高履职能力。加强审判人才培养,开展庭审观摩、文书评比、办案经验交流等活动,切实提高业务理论素养和审判技能。全面推行院庭长带头承办疑难复杂案件制度,两级法院院庭长共承办或参与案件审理38758件。全市法院有28个集体、25名法官获得省级以上表彰奖励,涌现出“全国法院办案标兵”邓涛等一批优秀法官。
  (三)抓好责任落实,着力加强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组主体责任和纪检部门监督责任,层层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突出廉政警示教育,开展廉洁司法教育活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严格落实任职回避、防止内部人员干扰办案、规范法官与律师关系等制度。
  五、自觉主动接受各方监督,不断加强和改进法院工作
  坚持重要部署、重点工作及时向党委汇报,紧紧依靠党委领导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审判监督工作,全年共邀请代表、委员旁听庭审、参与案件执行20次153人(次),办理各类建议、提案和关注事项32件。重视接受检察机关的诉讼监督,办理检察建议42件,依法审结各类抗诉案件81件。主动接受当事人监督,主动向政府、政协通报工作情况,自觉接受各界监督。
  2014年,全市法院工作保持了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市中级法院被命名表彰为“省级文明单位”,被最高法院确定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示范法院”。
  六、2015年的工作重点
  ——在依法服务大局上狠下功夫,进一步提升能动司法水平。准确把握和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将服务党委中心工作与依法公正行使审判权统一起来,为全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良好司法服务。
  ——在推进严格司法上狠下功夫,进一步提升公正司法水平。抓住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司法公正的突出问题,依靠党委领导,努力破除影响司法公正、损害司法公信的体制机制障碍,提升办案质效和司法公信力。
  ——在践行司法为民上狠下功夫,进一步提升司法便民利民水平。探索建设“网上诉讼服务平台”,在52处人民法庭全部设立便民诉讼服务中心,加强诉调衔接,为群众提供形式多样、方便快捷的司法服务。
  ——在深化司法公开上狠下功夫,进一步提升阳光司法水平。继续推进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确保2015年底形成体系完备、信息齐全、使用便捷的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和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
  ——在加强队伍建设上狠下功夫,进一步提升整体司法水平。认真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司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法院队伍。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