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均荣
智联招聘发布的《2015春季人才流动分析报告》称,自今年2月25日至其后的三周时间内,全国范围内有超过1万多名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通过该网站投递出求职简历,跟2014年同期相比增幅达34%,位居跨界跳槽者中的“最活跃群体”。费尽千辛万苦得来的公职身份,怎么说丢就要丢了呢? 曾几何时,当一名公务员还是学子们的首选职业。为此,他们经历了万里挑一的笔试、面试。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务员队伍容纳了许多精英人士。精英人士为啥会乐意争当公务员呢?《人民日报》客户端发文把公务员的好日子归结为“公事私事都坐公车,官大官小都有阔气办公室”“时不时公款吃喝旅游,动不动就发隐性福利”“喝喝茶看看报玩玩电脑过一天,只拿俸禄不干事”。但仅把这种所谓好日子作为当公务员的动力显然不公平。因为除此之外,还有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在作怪;还有忧国忧民的志士仁人想为老百姓做点事情。也就是说,公务员队伍中除了想“过好日子”的人,还有想“出好风头”的人,还有想“做好事情”的人。 显然,公务员队伍中多了“过好日子”和“出好风头”的人,对政治文明建设有着极大的危害。公务员过上了那样的“好日子”,就没有老百姓的好日子;公务员出了“好风头”,就没有老百姓的好风头。要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工作可能太多,但至少,要使公务员队伍中“过好日子”“出好风头”的人越来越少。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实行一系列重大举措,毫无疑问给了公务员队伍中那些“过好日子”“出好风头”的人当头一棒。 党的十八大后,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反四风,八项规定,依法治国,反腐败等一项项重大举措,对公务人员的工作、生活行为做出了重要规范,也直接影响着公务人员的思想与价值观念,公务员队伍的风貌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办公室面积小了,可随便用的公车少了,公费旅游、大吃大喝的现象不敢公开了,隐性福利不多见了,贪污受贿受到了惩罚,言行不检点要执行党纪处分,民告官变得更容易,对错误的行政行为需要担责。这一系列的变化,使得公务员的“日子”在有的人看来开始不好过了。 公务员队伍开始变得风清气正、规范透明,使那些想“过好日子”的人过不下去了,使那些想“出好风头”的人也风不起来了,选择离开便是情理中事了。当然,也不是所有跳槽的公务员都是想着“过好日子”“出好风头”,正如智联招聘的报告所说,想跳槽的公务员同比增加了34%,只是这增加的才有嫌疑。习近平同志多次告诫领导干部:“如果觉得当干部不合算,可以辞职去经商搞实业,但千万不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因此,对于这些跳槽的公务员,不管出于哪种原因,我们还是要点个“赞”的。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党制定的重要任务目标。政治文明虽然不仅仅是公务员队伍的文明,但没有公务员队伍的文明也是不可想象的。随着想“过好日子”“出好风头”的人减少,在公务员队伍中想“做好事情”的人自然就增加了。“做好事情”的人多了,干群关系自然向好,依法治国便有希望。由此看来,公务员跳槽是个好事情,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