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奎文区潍州路街道星河社区的交通监理宿舍院,有这样一对住在一楼的邻居。一户是身有残疾的母子——刘树青和苏铁星,一户是义务照顾他们的82岁老人谭悦华。他们只隔着一堵墙,本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家庭,却因为人间大爱联系在了一起。 十年风雨无阻照顾残疾母子 谭悦华与刘树青的爱人以前在同一个单位上班。刘树青母子均为先天性下肢残疾,行动十分不便。2005年刘树青的爱人因病去世后,谭悦华看到母子俩无依无靠,主动“承包”了刘树青家的事,担负起了义务照顾她们饮食起居的任务。 “他们家里这么困难,作为邻居,应该帮助他们。”谭悦华说。领低保金、交暖气水电费、商议家事……十年来,这位老人风雨无阻、无微不至地照顾这母子俩,“给他们搭一把手,我觉得很快乐和踏实。”谭悦华说。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一家人,感觉谁也离不开谁。 虽然谭悦华自己身体也不好,同时患有脑血栓、高血压、风湿病等多种疾病,但仍坚持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先去早市为刘树青母子买上一天所需的蔬菜,把菜送到他们家之后便扫地擦桌子,最后再把前一天的所有垃圾帮他们倒掉。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她的恩情,我们真的无以为报。”说起这些年谭悦华对他们母子俩的帮助,刘树青哽咽了。 记得几年前的一天中午,小区正在安装暖气片,楼上施工时的火花顺着管道飘到了刘树青的儿子苏铁星的床上,引燃了床单。等到在厨房里忙活的娘俩发现时,火已经着了起来。无奈的娘俩甚至连一桶水也无法提起来去扑火,焦急时刻,娘俩把电话打给了谭悦华。转眼间,火势已经把整个床烧着了一半。用水灭火已经不管用了,谭悦华一边报警,一边扶母子二人出屋,然后再一趟趟进去将能带出来的东西搬出屋外。刘树青母子俩转危为安。 令人尊敬的“谭姥姥” 有一次,谭悦华因为脑血管病复发头晕得厉害,从医院回到家便一下子坐到沙发上动弹不得。住在一楼的谭悦华一扭头时,从窗户中看到了苏铁星正在艰难地把残疾自行车推往棚厦,但因腿实在僵硬得厉害,试了好多次都没有成功,胳膊也因为撞到墙角处而流出了鲜血。 谭悦华再也坐不住了,她硬生生地拽着落地扇的架子站了起来,扶着墙一步步挪到苏铁星面前。此时,谭悦华已经体力不支,脸上的汗一滴滴地落到苏铁星身上,苏铁星心疼地对谭悦华说:“谭姥姥,您别管我了,您快回去休息吧,我自己能行的。”但谭悦华硬是强忍着帮苏铁星把车推进了棚厦,又扶着他换了轮椅,把他推回了家,这才回到家躺在床上一倒不起。 直到第二天一早,实在坚持不了的她才给儿子打了电话,在医院里住了一个星期,才得以康复回家。 刘树青和苏铁星已经把谭悦华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刘树青告诉记者:“谭大姨就是我妈妈!”苏铁星说:“谭悦华就是我亲姥姥!” 谭悦华告诉记者,“娘俩太不容易了,我不能看着他们不管。我现在年龄大了,有点力不从心了,但我希望我的孩子们做我的接力棒,将助人为乐的精神发扬下去。” 记者刘名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