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关于潍坊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关于潍坊市2015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
向荒山要财富的追梦人
奎文荣膺“全国科普示范区”
2016年02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潍坊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2016年2月17日在潍坊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潍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5年,全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按照“走在前列、起好带头作用”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市经济保持增长平稳、效益回升、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发展态势,顺利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是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全年生产总值达到5170.5亿元,增长8.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4.5亿元,增长12.6%。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分别增长13.9%、10.6%和5.4%。城镇新增就业12.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3%,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9%,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3%和9.2%。
  二是结构调整加快推进。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8.8:48.2:43。粮食总产达到456万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4%,实现利税1115亿元,利润720亿元。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224.6亿元,增长9.8%。
  三是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建立项目建设问题协调解决和企业问题需求协调解决工作机制。全面实施“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和“一照一码”登记模式。实施现代产业建设项目竞争性用地、按行业环保先进标准管理重大项目、非建设项目中介评估告知承诺制等改革。举办首届中日韩产业博览会,潍坊机场、潍坊港开通国际航线,进口澳大利亚活体肉牛指定口岸获批建设。
  四是区域城乡更趋协调。滨海区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多项经济指标增速居全市首位,涉海经济规模突破4000亿元,潍坊港吞吐量达到3018万吨。提升市区扎实推进,中小学建设改造、“四通一治”、智慧潍坊建设等7项工程全面推进,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开发“两河”稳步实施,启动防洪水利、堤顶公路建设、区域生态绿化等重点工程。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8%,提高2.2个百分点。
  五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市政府承诺的30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全市民生支出占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79%,贫困人口减少11.3万人,全市中小学标准化率提高到97%。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14116套,城区公共自行车建成站点1180个,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全覆盖,“平安潍坊”建设深入推进。
  二、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主要目标、政策措施
  2016年,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认真贯彻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发展动力,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改革引领,遵循市场规律,打好政策措施“组合拳”,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
  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4.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7.8%。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2.56%;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8.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5%左右;空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面完成省下达的年度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目标。
  三、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及措施
  一是优化供给侧管理,推动结构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研究制定分类处置“僵尸企业”的方案和配套政策体系。出台全市降低企业成本的政策意见,取消和降低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中介服务费等。完善全要素保障机制,开展土地、用能、排污权等公共资源要素交易。引导个体工商户向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升级,推动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进行规范化股份制改造,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支持企业通过上市、众筹、企业债等方式扩大直接融资,降低杠杆率和企业财务成本。
  二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落实22个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制定实施品牌农业发展计划、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五年行动计划、重点产业发展技术改造导向计划、“三高一危”企业退出计划和服务业振兴发展三年计划。全面实施“互联网+”行动,制定实施“品牌潍坊”五年行动计划,争创全国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市、军民融合产业试点示范区。
  三是深化创新创业,推动发展动能接续转换。组织实施重大技术创新工程,年内新建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30家以上,新增科技企业孵化器20万平方米以上,引进或培育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15家以上。启动实施“鸢都创业创新工程”,实行“创新创业证”制度,建设一批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和“双创”示范基地。完善提升鸢都学者工程,大力引进“高精尖缺”人才。
  四是扩大有效需求,推动经济平稳运行。对谋划包装的663个投资过亿元项目,确保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举办重点项目春季集中开工月活动,上半年开工412个,年内开工701个。年内争取省以上专项建设基金20亿元以上、授信贷款200亿元以上。在市县乡三级政府设立PPP中心,每个县市区至少运作5个以上PPP项目。继续实施好国际化计划,推动建设东亚畜牧产业综合平台。参与“鲁—营—满—欧”海铁联运建设,支持综合保税区争创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深化与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的合作。
  五是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完成市县两级公车改革任务。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建立综合性产权交易市场。完成283家规模以上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探索实施用能、用水总量控制和新增规模竞争性办法。编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五年规划,争创国家社会信用体系试点和示范城市。启动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鼓励引入社会资本办医模式。
  六是统筹协调融合,推动城乡区域协同发展。支持滨海区打造6大特色海洋产业集群,加快海洋科技大学园、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提升市区,抓好178个重点项目建设。加快两河开发,实施“一区三带”行动。强化南部山区开发,推进沿岸堤顶公路建设。实施新型城镇化六大行动,年内实现15万外来务工人员落户城镇。启动实施城镇棚户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开工改造中心城区老旧小区2.5万户,实现13万城中村和城边村居民完全市民化。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年内就地转移农业人口3万人。实施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三年行动,按照“一厅一校十室”的标准,今年建成166个。
  七是坚持绿色低碳循环,推动生态潍坊建设。开展新一轮环保行动,统筹推进“十大重点工程”和年度600个重点项目,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进入全省先进位次。空气主要污染物浓度下降5%以上,“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达到240天以上。实施山水田湖生态保护和受损生态修复工程、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年内完成造林30万亩,争创国家森林城市。
  八是增进民生福祉,推动民生保障持续改善。落实精准扶贫三年规划,年内新脱贫10万人以上、脱贫村100个以上。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施养老服务“十百千万”工程,缩小城乡低保标准比率。开工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38914套。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改扩建100所标准化普惠性幼儿园。新建、扩建89所中小学,力争两年内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市文化馆新馆,改造提升市博物馆。争创全国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市。新增600处全民健身工程。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推进平安潍坊建设。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