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潍坊市2015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 |
──2016年2月17日在潍坊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潍坊市财政局 |
|
一、2015年预算执行结果:财政收入在经济转型中实现平稳增长,预算任务圆满完成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45057万元,占预算的100.9%,增长12.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121550万元,占预算的105.1%,增长16%。市级(含市本级和市属开发区,下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6970万元,占预算的102%,增长15.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1831万元,占预算的108.2%,增长22.8%。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288万元,占预算的101.4%,增长15.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86976万元,占预算的105.2%,增长22.5%。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303239万元,占预算的105.3%,下降10.4%;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444599万元,占预算的104.1%,下降9.3%。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270111万元,占预算的120%,下降4.8%;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287220万元,占预算的121.5%,下降5.4%。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19259万元,占预算的119.2%,下降7.5%;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18957万元,占预算的125.7%,下降16.1%。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196万元,其中:当年收入1879万元,占预算的127.5%,增长56%;上年结转收入317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474万元,占预算的100%,下降61.3%。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2561196万元,占预算的103.2%,增长8.6%;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2432220万元,占预算的105.5%,增长14.2%。 2015年,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反映到财政上,体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增长超出预期目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高于年初预算3.1个百分点,比全省高2.6个百分点,居第4位。二是收入质量稳中有升,与经济发展相关的税种保持稳定增长,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2.7%,居全省第3位,同比略有提升。三是支出结构更趋优化,统筹财力向民生和公共服务领域倾斜,全市民生支出达到483亿元,比上年增加69.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 “十二五”规划确定的财政改革发展目标顺利实现。一是财政收支规模跃上新台阶。201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484.5亿元,是2010年的2.4倍,年均增长19.1%,五年翻了一番多。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2417.7亿元,比“十一五”时期增加1452.9亿元,年均增长16%。二是民生财政特征更趋明显。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79%,比2010年提高5.6个百分点,构建起城乡一体、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标准大幅提高,全部达到或超过省均水平。三是财政杠杆作用越来越突出。主动制定“一揽子”发展扶持措施,构建起引领产业转型的财税政策新体系;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率先改革专项资金管理方式,大力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运用市场化手段,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实体经济。四是现代财政制度框架初步建立。预算管理改革取得较大进展,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购买服务、绩效评价为主要内容的预算管理体系更加完善,财政管理更加透明,治理水平明显提升。 二、2016年预算草案基本精神:全面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全面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建议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528.1亿元,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648.9亿元,增长6%。另外,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294亿元,下降10%;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298.7亿元,下降13.3%。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6108万元,下降16.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5366万元,增长23.4%。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275.2亿元,增长7.5%;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261.8亿元,增长7.6%。 总体安排上,围绕市委决策部署,突出以下导向和重点:一是聚焦民生保障,全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坚持新增财力优先用于民生,将民生支出比重再提高1个百分点,总额达到520亿元,健全覆盖全民、整合城乡、均衡协调的民生保障体系。二是聚焦供给侧改革,全力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始终不渝地把扶持实体经济发展责任担在肩上,与企业携手共渡难关。围绕供给侧改革,创新财政扶持政策,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公平宽松环境,增强新供给对旧产能替代接续能力。三是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支持提升城镇化水平。立足全市未来发展布局,突出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领域,通过争取国家政策性贷款、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等方式,保障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增强人口吸纳承载能力。四是聚焦改革开放,全力支持提升国际化水平。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拧紧政府责任螺丝,保障各项改革支出需要。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推进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促进发展。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市本级综合财力共计202亿元,剔除人员经费和正常运转性支出40.2亿元,安排政策和重点项目支出161.8亿元,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方面19.6亿元,主要用于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完善教育保障体系,城乡学校建设改造,支持国家级职业教育实验区和滨海科教园区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其中,实施高中、中职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补助,为高校、中职、高中、学前教育等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对县市区破解“大班额”进行奖补,到2017年底,全市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校208所,新增优质学位19.5万个;通过PPP方式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市区重点建设34所中小学校;支持高标准幼儿园和市区普惠性幼儿园建设;推进海洋科技大学园、中小学生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山东(潍坊)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等。 ——医疗卫生方面26亿元,主要用于基本医疗保障,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引进高端医疗资源,打造区域医疗中心,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其中,居民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由每人每年40元提高到45元;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城乡医疗救助服务;支持开展孕前12种常见遗传病基因检测、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农村适龄妇女“两癌”检查;兑现社会资本办医政策,打造高端品牌医院,构建多元化办医格局;深化市级公立医院改革,降低居民就医负担。 ——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29亿元,主要用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特殊群体生活补助、抚恤救济,创业就业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引进等。其中,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由每人每月85元提高到100元;中心城区低保标准提高到不低于500元/月,其他县市不低于480元/月;中心城区和诸城、寿光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不低于3500元/年,其他县市达到省定扶贫标准线;农村五保集中、分散供养标准分别由每人每年5400元和4000元,提高到6000元和4500元;为符合条件的老人发放高龄补贴,推行殡葬公益化改革;支持创业孵化器建设运营,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和创业岗位开发补贴,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众创空间,推进以创业促进就业。 ——支农惠农方面30.3亿元,主要用于加快推进精准扶贫,落实惠农补贴政策,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重大水利工程以及城区调水抗旱工程建设,实施“两河”开发战略,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等。其中,发放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良种补贴等惠农补贴11.2亿元;实施精准扶贫及扶贫开发,全面完成年度脱贫任务;推进引黄调水、水库增容、抗旱应急调水等工程建设;支持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开展现代节水农业示范镇创建活动;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三年投资规划,加强农村公共供水管理;支持土地开发整理,打造重点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等。 ——文化体育方面9.2亿元,主要用于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支持文化事业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升级,推动全民健身,做好城市文化宣传等。其中,支持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免费开放;支持新型文化业态培育、传统文化产业升级,加强文化宣传;实施全民健身工程,支持运动器材购置;购买传媒单位、文艺团体等公共文化服务,推进文化事业改革。 ——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方面18.4亿元,主要用于科技创新,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培育,“互联网+”行动计划,城市产业更新,以及扩大对外开放等。其中,3.8亿元作为滨海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滨海区重点产业项目发展及科教园区建设等;落实企业转型升级等优惠政策,推动重点行业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落实金融创新政策,发展新型金融业态,引导金融贷款向小微企业、三农领域投放;实施城市品牌培育与国际化战略,落实外经贸发展政策,支持举办会展招商活动,推进综合保税区北区建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生态环保方面7.6亿元,用于实施新一轮环保行动,开展大气治理、污水处理、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加快建设生态美丽城市。其中,支持建立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弥河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支持建设绿色低价公交系统,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和建筑节能改造;支持提升环保监管能力。 ——城市建设和维护方面16.1亿元,主要用于道路和公共设施建设维护,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改造老旧小区,推进口岸开放等。其中,支持潍县路、潍昌路及其他县乡公路建设;保障白浪河、虞河等市民公共娱乐休闲场所和城市主要功能体运营管理;推进中心城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支持社区功能提升与旧小区物业改造;实施重点特色镇培育,推动城镇化建设;支持“四通一治”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城市地铁建设前期工作;支持潍坊机场迁建、潍坊港总体规划、环境总体规划以及市域空间功能等重大规划编制。 ——其他方面3.4亿元。主要用于支付政府债务本息,落实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地区政策等。 ——预备费2.2亿元。用于落实年中新出台民生政策以及应急性支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