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潍坊周末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专题
 
标题导航
拨开潍坊茧绸的面纱
古老技艺待人识
“锔艺”那些事儿
保护文化遗产创造美好生活
潍水文化研究成果丰硕
文艺创作献礼建党95周年
2016年06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保护文化遗产创造美好生活



  ◎魏辉

  今年的6月11日是我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早在2006年,国务院决定: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为“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又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部分。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
  不可否认,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不少历史文化名城、古建筑、古遗址遭到破坏,文物非法交易,盗掘古遗址古墓葬以及走私文物的违法犯罪活动屡禁不止。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许多重要文化遗产正在消失。那些在中国大地上频频出现的不今不古的建筑,正是文化迷失的体现;而 “申遗热”与“名人故里之争”的背后,呈现的依然是简单的利益诉求……
  而另一方面,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民,文化需求正在迅速释放。在博物馆门前不断出现的排队长龙,一再提醒着我们,国人对文化的渴求和期待。
  这是当今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所面临的现实。
  我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非遗项目多,在城市和乡村,有大批与生活相关的传统戏曲、传统技艺和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今年的文化遗产日,我市组织了一系列相关活动,如潍坊市“乡音乡韵”方言展演、“九千绣花女”培训工程、2016季传习作品展、中国古琴艺术展等,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
  这是让文化遗产走进现代生活的一部分。
  在这一系列活动的背后,我们需要培养和强调的,是对于文化的敬重之心。
  多少年来,我们习惯于发展高于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很多时候,少了对于文化的敬重。
  说到底,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不仅仅是保护一个古村落、一件古董、一项古老的技艺那么简单,它首先是对文化的敬畏,其次是对于其所承载的文化记忆的尊重与欣赏,这种气质应该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有的气质,这种气质的涵养才是文化繁荣的土壤。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也让对于文化的那份敬重融入每一个心灵。
  “保护文化遗产,创造美好生活”是今年文化遗产日的口号,但这绝不仅仅是一个口号。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