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韩立新)为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我市狠抓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均等化、全覆盖,强化城乡居民活动场所建设,实现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 在扶持贫困村建设综合性文化活动室方面,我市实施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升工程,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今年扶持60个省定贫困村提升文化活动室的规范化建设,各县市区依据省定标准,具体组织实施。深入实施乡村记忆工程,推动4个乡村、社区博物馆(传习所)建设,提升陈列水平,打造乡村文化。通过设立“民俗馆”“乡情馆”等形式,全面记录乡村、民俗及传统生产技艺的沿革、变迁。为解决未成年人课外活动场所和设施设备欠缺问题,统筹建设一批乡村学校少年宫。扶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列布展,启动基地网上展馆工程,拓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表现空间,传播红色文化。继续推进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免费开放。强化对老年人、少年儿童等特殊群体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