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扶贫 引导扶贫 志愿扶贫 |
诸城凝聚合力推动精准扶贫 |
|
|
本报讯 (记者王晓丽 通讯员李芳)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诸城市始终将解决贫困问题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凝聚合力,在全市掀起社会扶贫的浪潮。“我们努力把社会各界关注扶贫、参与扶贫的热情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社会扶贫实践行动,要让贫困户永久脱贫。”诸城市扶贫办主任王晓华说。 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扶贫。诸城市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资源优势,开展“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农户”等合作模式,把更多农村贫苦户纳入经营链条,共享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利益。2015年底,已有145家农业企业参与产业扶贫,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69家,各类公司和加工企业76家,吸纳贫困人口2980人,2575户贫困户受益。 引导企业结对扶贫。为让扶贫工作真正落到百姓家门口,诸城市鼓励引导大企业与贫困村、贫困户对接,采取帮扶援助、保底收购、利润返还、股份分红等形式,到贫困村建立产业扶贫基地、生产车间等,带动贫困农民增加收入。目前,该市惠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桃林镇卜板台村投资100余万元,购买1万公斤茶种免费提供给当地农户种植,建设了200亩的优质茶叶示范园;桑莎集团在桃林镇下曹家沟村投资90余万元完成自来水改造,并设立服装生产加工点,吸纳当地劳动力从事服装生产加工工作;福田汽车诸城厂区与林家村镇殷家庄村结成帮扶对子已有八年时间,这8年,他们让曾经的贫困村逐步走上致富之路,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广泛开展志愿扶贫。诸城市还广泛开展扶贫志愿者行动,引导青年学生、专业技术人才、退休人员等群体参与志愿扶贫,通过扶贫调研、支教支医、文化下乡、科技推广等形式,帮助贫困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发挥“光彩事业”“希望工程”“爱心包裹”“雨露计划”等品牌效应,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到扶贫工作中,与贫困村的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结成一对一、手拉手帮扶队伍,推动实现扶贫工作的无缝隙全覆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