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昌乐厚植文化底蕴提升群众幸福感
冬日送温暖欢乐进万家
奎文全力做好春运服务保障工作
我市将18种特效药纳入大病保险报销范围
候车室里的“魔术师”
寒亭综合整治环境卫生迎春节
55所省外院校来潍设考点
去年12月份全市CPI同比上涨3.1%
全市职工“万众创新促发展”竞赛活动总结推进会议召开
图说
2017年01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乡统筹发展 精品百花齐放
昌乐厚植文化底蕴提升群众幸福感



  本报讯 (记者张传亮 通讯员丛清洁)新建、续建投资过千万元重点文化产业项目29个,各文艺协会会员总数达到2000余人,全年送电影下基层近4000场……一项项惠民利民文化成果的取得,无不彰显着2016年昌乐县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2016年,昌乐县不断健全优化基础设施,发展壮大人才队伍,丰富提升品牌文化活动,使群众的文化生活获得感和幸福感日益提升。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乡文化得以统筹发展。近年来,昌乐县广大群众对文化活动的参与热情日益高涨,为让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村居民能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文化设施条件,昌乐县注重加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在全县各镇(街、区)全部建成综合文化站,4个镇全部建成镇图书馆。全县共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89个,文化小广场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15个省定贫困村建成综合性文化活动室11个。
  2016年,昌乐县在城区安装了200块大型高档公益阅报栏。在县市民文化体育公园,新建了高标准足球场和篮球场,安装了高档广场舞固定音响。在亿克拉珠宝广场,建成了1500平方米的县级非遗展厅和非遗工作室,为6个市级非遗项目设立了传习室。在蓝宝石博物馆,建成了1500平方米的县级历史文化展厅。并对“村村响”社区广播进行积极维护,设备运转正常率达到99.5%以上。同时,加快无线数字电视覆盖工程建设,满足群众收看无线数字电视的基本需求。
  文艺队伍发展壮大,文艺精品百花齐放。1月2日上午,昌乐县营丘镇李家官庄村举办了一场当地文艺爱好者自编自演的文艺演出,他们把计划生育政策、新农村建设等融入节目中,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据了解,像这样接地气的农村演出队伍已覆盖到昌乐县所有的行政村。该县还发展了各类文化志愿服务组织20多个、文化演出团体15支、文艺骨干队伍60余支,他们常年活跃在城乡,让群众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角。
  昌乐县文艺协会的影响力正显著增强。该县成立了县摄影家协会、县美术院等“八会两院”,会员达到2000多人,其中,国家级会员12人、省级会员115人、市级会员240多人,成为全县文化战线上的主力军。一批批优秀人才和精品力作也脱颖而出。毕延长拍摄的《桂河湿地》入展联合国举办的自然中国摄影展,20多名摄影家的90多幅摄影作品获得省级、国家级大奖,22幅作品编入国家级图书《乡愁·中国》,10多幅美术作品入展2016年中国画节,60多篇文学作品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
  品牌活动风生水起,让群众享受高雅艺术盛宴。在文化品牌打造上,昌乐县举办的春节晚会和各类主题摄影展、书画展、音乐晚会等,代表着昌乐的最高文艺水平和发展方向,深受全县群众称赞。据了解,今年昌乐春晚共有20个节目,总时长在2小时左右,涵盖歌曲、舞蹈、戏曲、诗朗诵等形式,“昌乐元素”鲜明丰富。
  文化惠民重在全民参与,近年来,昌乐县打造的“文明之夏”广场文艺演出、高崖水库库区欢乐乡村游、五图响水崖子文化旅游、昌乐百姓大舞台等10多个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每年吸引几万群众走上舞台。2016年,昌乐县还举办了“吉他小镇魅力鄌郚”首届音乐节、首届“舞动青春”青少年舞蹈大赛、首届“小戏、小品、曲艺”展演等特色精品文化活动,送电影进敬老院、进工地、进农村、进社区、进广场等近4000场,进一步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