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记忆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国内国际
 
标题导航
潍坊建市初期的难忘岁月
时刻以患者需求为己任
为重症而忘我
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2018年05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时刻以患者需求为己任
——记我市第二届“最美医生”朱国辉



  □本报记者 刘文研
  通讯员 徐小勇
  朱国辉主治医师现任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抑郁症治疗中心负责人,被评为我市第二届“最美医生”。工作20年来,他始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临床一线上践行着自己的信念,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一曲奉献之歌。
  精神科是个特殊行业,面对的是特殊群体,有时面临被病人伤害的危险。几年前,朱国辉曾在接诊一个病人时,在病态观念支配下那个病人突然冲上来咬住他的手指,在大伙帮助下病人松口后,朱国辉的手指已被咬的露出了骨头,庆幸的是没伤到肌腱。有一次夜里两点多朱国辉被一病人叫醒,病人情绪异常激动,他与这个病人交谈近一个小时才稳住她的情绪,然后又多方联系她的家人,直到确保病人安全,他的心才算落了地。2004年朱国辉参与山东省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重,任务急,为此推迟了准备已久的婚期。不论刮风下雨,严寒酷夏,对潍坊三市一区4800个家庭,进行挨家挨户走访,虽然艰苦但觉得忙碌又充实。付出的努力终会得到肯定,他多次收到感谢信及锦旗,并被评为市直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2008年汶川地震灾区急需医务人员,尽管孩子年幼需要照顾,接到命令后朱国辉毫不犹豫赶赴四川。援川期间,朱国辉对高危人群进行心理疏导,对震后伤残人员、救灾人员、基层干部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他还主动要求参与广元市元坝区有关部门组织的全区重性精神病人排查工作,对全区28个乡镇一个社区所有疑似精神病人及肇事肇祸病人进行排查。每天早出晚归需要在车祸多发的蜿蜒山路上颠簸,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日行程200多公里。他克服停水停电、饮食差异、交流障碍等多种困难,累计行程8000多公里,排查精神病人872人次,鉴定重性精神病人222人。由于工作突出,他被四川省广元市卫生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元坝区人民政府授予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称号,山东省卫生厅授予全省对口支援北川灾后恢复重建先进个人。 
  担任中心共青团团委副书记期间,朱国辉在每个科室设立团支部,大力推进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多次组织团员为困难群众、社会公益事业等捐款献爱心,开展“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发动团员向灾区捐款,开展义诊健康查体,组织无偿献血。获得市直卫生系统“优秀共青团干部”荣誉称号。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