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名校再书绚丽篇章 |
——青州一中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
|
□本报记者 孙孔嘉 通讯员 郭伟红 百年,是一根根参天的栋梁;百年,是一方方坚实的砖瓦;百年,又像是一支如椽的巨笔和一本厚重的史书……穿越历史的印记,青州一中已经走过了一百多个春秋,一直坚持“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初心,在青州大地书写了一段精彩的教育华章。 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青州一中,其前身是北宋时期的“矮松园”,明代时改为“松林书院”。1002年书院学子王曾考中状元,并连中“三元”,成为一代名相,现以此作为书院的起点。1902年,书院改制为青州府官立中学堂,书院教育渐进为现代教育。先后有著名报人包天笑、同盟会会员于明信与北大学子朱骏声等社会贤达任校长,革命先驱王尽美、邓恩铭来校学习并发展革命组织。爱国将领冯玉祥曾在松林书院发表抗日演讲,并题词“还我河山”,勉励莘莘学子。上世纪七十年代,陈云为学校题写校名“青州第一中学”;上世纪三十年代,蔡元培、何思源先生分别题写校训“勤朴公勇”“敬业乐群”。 多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电化教育科研学校、国家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首批“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校”、全国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一串串荣誉背后,是办学水平的体现,是历届师生的努力,更是知识传承的力量。 走进校园,教室里是学子们琅琅的读书声,操场上是学子们年轻矫健的身姿,校园各处是求学者求知若渴的脸庞……学校环境典雅,现代教育教学设施和各类校舍功能齐全。与涵拥其中的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松林书院一脉相承,校园内大树参天,松涛阵阵,花果飘香,极具园林之美。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青州一中之所以能够大跨步向前发展,离不开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高质量教师队伍。打造一支名师队伍,是青州一中一直的追求。作为山东省重点中学、省级规范化学校,学校现有教职工342人,其中高级职称77人、中级职称136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96人,省特级教师2人,市特级教师2人,市级以上优秀教师8人,潍坊市以上教学能手71人。 建校百余年来,无数一中人在这片凝聚着热爱与憧憬的土地上滋兰树蕙、奋力前行,学校也因此馨香远播,桃李天下。近代以来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杰出校友,如党的一大代表王尽美;同盟会员、革命家齐树棠、赵魏、李曰秋;中国戏剧家、现代教育家、原山东大学校长赵太侔;将军书法家彭飞,剧作家胡可等。 纵观青州一中的教育发展之路,虽间有波折反复,唯有不变的是对教育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坚持。近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积极推进新高考改革,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大批学生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名牌学校。 来之不易的成绩,砥砺奋进的征程。静静翻阅青州一中的历史,她走过的每一步,都凝成了一颗颗时光音符,给我们带来生命的感动和情感的力量。 薪火相传,弦歌不辍。目前,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正团结带领全校教职员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践行“有教无类,教学相长”核心教育价值观,和“思想第一、知行合一;不争第一,就是在混;没有激情,就是应付;没有成效,宁可不干”的工作理念,致力于建设一所具有卓越品质、充满人文关怀、涌动青春活力,学生喜欢、教师幸福、社会尊敬的新时代知名品牌学校,续写学校高位发展的时代新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