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担当作为抓落实 凝心聚力促发展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扎实推进存量土地利用 |
|
□本报记者 于哲 通讯员 石磊 李倩倩 今年6月25日是第30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近年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盘活存量土地资源作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抓手,建立以创新发展、提质增效为核心的资源高效率配置制度,突出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土地二级市场建设等重点工作,加大存量土地盘活力度,提高土地投入产出效益,用一个个科学规划和创新举措与潍坊这座朝气蓬勃、高质量发展的城市共进步、同呼吸。 寸土必惜 加快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 加快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工作,是挖掘土地潜力的重要举措,是盘活存量土地的有效途径,更是确保重大项目落地和增投资、稳增长的根本之策。 真抓实干、奋力攻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根据部、省及市政府要求制定了《潍坊市2020年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专项处置行动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专项处置行动。明确2020年处置4万亩批而未供土地和2843亩闲置土地的目标,并分解下达到各县市区(开发区),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处置工作提速增效,确保年底前超额完成处置任务,使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成为换取我市发展空间的“主阵地”。 挂图作战、科学推进。工作中,该局强化责任落实,加强统筹协调,绘制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空间分布及规划情况“一张图”,实行“以地招商”,在招商引资、项目选址等环节优先利用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资源。期间,涌现出潍城区处置批而未供土地引进金科智慧科技城项目;青州峱山工业园内,山东东虹博凯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利用批而未供土地建设标准车间(工业地产)项目;寿光深入推进工业用地供应制度改革等一系列典型经验做法,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 寸土必用 强化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 我市存量土地资源数量可观、潜力巨大,但再开发工作难度大,面临风险大、收益低、拆迁补偿安置和建设成本高等难题,亟需制定相关政策,建立激励和倒逼双向机制。 为做足“盘活”文章,让存量用地不再“晒太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意见》和省自然资源厅相关工作部署,深入总结经验、认真分析研究,在充分把握“调查摸底、规划管控、开发利用”三项工作主旨基础上,起草了我市《关于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实施意见》,并已征求相关部门意见,近期将报市政府研究出台。下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建立低效用地数据库,编制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通过政府收储改造、原土地使用权人改造、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造、市场主体改造四种方式,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同时,还将进一步加强规划保障、强化倒逼促改措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支持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这是一项可以实现多方共赢的工作,企业实现了转型升级、腾笼换鸟,政府则实现了“求集约、优空间、促转型”的政策目标。通过盘活低效用地,可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城镇空间布局,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带动投资和消费增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促进宜居城乡建设。 寸土不闲 加强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建设 完善和繁荣土地二级市场,畅通土地市场交易,是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的有效途径。 与日趋完善的土地一级市场相比,土地二级市场长期处于自发分散的状态,交易规则不健全、交易信息不对称、交易平台不规范、政府的服务和监管不完善等问题日益显现,亟待完善和规范。 随着国务院、省政府办公厅土地二级市场建设指导意见出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积极学习借鉴宁波等先进地区经验做法,起草了《潍坊市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建设管理办法》,并通过进一步规范交易流程、完善交易规则等措施,加快推进该《办法》落实落地。 搭建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交易服务平台是全面推进土地二级市场建设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市正在建设标准统一、覆盖全市的土地二级市场线上交易平台及内部审核系统,设置交易机构和交易事项办理窗口,重点提供信息发布、挂牌竞价、签订合同以及交易事项受理、审核、监管等功能。同时,在原有工作基础上设置交易机构和交易事项办理窗口等线下交易平台,完善交易配套设施,为交易各方提供良好的交易场所和“一站式”便捷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