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纪念建党99周年先进典型
 
标题导航
昌邑市都昌街道教育办以党建引领教育新发展
爱是最美的语言
潍坊聋哑学校多措筑牢廉洁从教“防火墙”
安丘市白芬子小学特色课程助力英语学习
强化党建引领促学校内涵发展
教师要做新时代的“剪烛者”
举行“目标导引下的问题驱动课堂”研讨会
守正前行见初心
家校合作共促学生健康成长
2020年07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正前行见初心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思政课程改革创新纪实



  □本报记者 孙孔嘉
  通讯员 姬 莹 曾 剑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持“思政课是第一课、马克思主义学院是第一学院”的建设理念,充分发挥学校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坚持守正创新,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培育一流教学资源平台,打造一批思政课“金课”,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不断提升青年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形成了思政课程“三聚焦”“三因”教学改革。
  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三聚焦”教学改革
  聚焦“需求”,做青年学生的知心人。学校在讲授习近平强军思想这一专题时,通过调查发现“00后”士官班学生,他们通过参加“士官讲坛”“野外军事训练”“三个半小时”等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对成长为习近平新时代“四有”革命军人有一定的思想和实践基础。但比例非常小的士官生也存在强军思想基础不够坚实、理想信念模糊等问题。学校将“信念坚定听党指挥做有灵魂的新时代革命军人”定为了本专题的教学难点,既序化了教材,又真正贴近了学生的实际,聚焦了学生的需求。
  聚焦“信仰”,做青年学生的引路人。为了让士官生坚定理想信念,崇尚英雄,学校从历史维度讲述了长征路上半截皮带故事案例、黄继光英雄从未走远的案例、现任黄继光班班长程强的案例,这些案例不仅让士官生们心灵上有感悟,行动上也有体现。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方队中,看到了2015级10名士官毕业生的英姿,他们集体受到嘉奖,老师们感到非常自豪。
  聚焦“方法”,做青年学生工作的热心人。为了让学生们将个人梦想融入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学校做过梦想调查,发现93.5%以上的学生是有梦想的,但是64.7%的学生认为追梦或者圆梦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非常想借助外力实现梦想。针对这种情况,学校结合全国优秀志愿者获得者、泰安农村小伙马广超的事迹,百二秦关终属楚的故事,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故事等,引导学生该做什么、该怎么做,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注重实践性参与性,开展“三因”教学改革
  “因材施教”——让思政课教学内容有用。学校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内容体系。紧密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以贴近专业、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三贴近”为原则,构建内容上具有相对独立、主题鲜明突出的若干教学专题,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国情省情社情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学科化的教材体系转化为高职特色的专题化教学体系。《毛概》课系统化设计成12个专题、23个主题单元、130个教材知识点,突出问题意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该课程立项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因势利导”——让思政课教学方式有效。学校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手段。契合“95后”“00后”大学生热衷于尝试新事物、喜欢互联网交互式沟通认知特点,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微信群、QQ群,有效实现师生线上线下交流;搭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平台,丰富以微课、慕课、精品资源共享课为载体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转换主流政治文化传播文本形式,以通俗化、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文本可读性,有效实现主流政治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播。获全军士官职业教育微课教学大赛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三等奖,2017、2018、2019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
  建成在线开放课程《给“00后”讲讲马克思》,通过精心策划、形象生动的60个短短的微课,帮助广大青年大学生走进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走进他的心灵,了解他理论创造和革命实践的历程,认识他在艰苦卓绝的斗争和跌宕起伏的生活中展现的品德与情操,在感动的同时进行思考,进而以浓厚的理论兴趣阅读他的著作,直接聆听他关于历史与未来、自然与社会、宇宙与人生的教诲和箴言。该课程获得潍坊市“十佳思政精品课程”,现已登陆央视学习强国平台,单集点击量超200万次。
  “因业制宜”——让思政课教学专业化。建立适合不同专业群特点的辅助教学系统。建立以国家统编教材为主体,适用于不同专业群特点的理论专题和实践项目为载体的辅助教学系统。以“二次教材”开发为途径,分课程编写基于不同专业群特点的学习指导书,每年完成2个专业群的学习指导书,每学期完成结合山东省情并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形势与政策》教研报告,并完成相应的网络课程建设。每学年按不同专业群完善电子教案和课件、行业道德和职业榜样案例、教师与学生作品展等,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数字学习资源,使课程更具针对性和亲和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