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打击“市场流通”行业领域涉黑涉恶违法犯罪防范长效机制初见成效 |
|
|
本报讯 (潍报全媒体记者 王瑗)市市场监管局在“市场流通”行业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中,力求在行业整治上动真除患,同时在长效常治上下真功夫,使涉黑涉恶市场乱象得到全面整治,涉黑涉恶违法犯罪防范打击长效机制初见成效。 完善线索摸排核查和日常监管机制。适应专项斗争常态化要求,细化完善涉黑涉恶线索管理办法,规范转办、核查、移交、反馈流程,确保所有线索梳理、核查、处理到位。扎实开展“行业清源”行动,针对行业整治发现监管漏洞,完善日常工作制度,探索创新性监管措施,构建常态化治理机制,建立监督管理制度49项,完善监管措施185条,堵塞管理漏洞45个。 落实投诉举报快速回应机制。制定实施投诉举报事项分送处置办法,对接收机构、承办单位、工作程序、办理时限、跟踪督办、考核评价等逐一明确,建立处置台账,实行无缝衔接,构建形成“一口对外,全局承办”的闭环式工作体系,对投诉举报实行24小时办理回应,落实企业诉求“接诉即办”机制,提升投诉举报处置效能。 完善行刑衔接工作机制。完善与政法部门信息共享、线索移交、通报反馈、联合办案机制,深化行刑衔接。联合公安部门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领域违法犯罪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意见》,编印《市场监管领域涉嫌犯罪案件移送标准指南》;与市检察院签署《关于加强检察机关与市场监管部门协作配合的意见》,设立全省首家市场监管领域检察联络室;加强与法院强制执行工作衔接配合,积极破解执行难题。 构建完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在全省系统和市直部门率先出台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创新“公示即监管”方式,将涉企信息归集应用与信用监管有效衔接,强化信用约束,实施联合惩戒。持续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进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和全覆盖,加快构建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大力提升监管效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