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灸”出好日子脱掉穷帽子 |
——太保庄街道开创健康脱贫新模式 |
|
□潍报全媒体记者 李国栋 初春的清晨,峡山水库升起薄薄的雾气,位于水库旁的太保庄街道,经过一夜沉寂之后,也恢复了往日的喧闹。在太保庄街道各个村庄的热敏灸指导服务室和一些村民家里,已是艾草飘香。“这是大椎穴,我这两天感冒了就灸这里,配合灸风池穴和合谷穴,效果会更好。”在西扶村服务室里,村民胡秀美一边调整颈部艾灸盒的位置,一边和其他村民聊天。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从2016年开始,太保庄街道联合潍坊市中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引进了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热敏灸技术,并在全街道推广。 “调研中我们发现,全街道1852户贫困户中1308户是因病致贫,581个低保户人均医药费支出1650元。”太保庄街道党委书记栾贵城告诉记者,全街道贫困群众因病因残致贫、返贫的比例高达82%,健康知识匮乏、健康理念落后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路上的“绊脚石”。 2016年,太保庄街道发起全民艾灸助推精准扶贫,健康扶贫干部走访贫困户,向他们宣讲艾灸知识,送艾灸用品,建立了贫困户健康档案,定期回访使用热敏灸情况,让全街道因病致贫的家庭成员通过艾灸治病防病,减少他们的医疗费用支出和患病几率,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最近俺的身体可硬朗了,农闲时还可以去附近的企业打工,一月有好几千的收入。”45岁的耿爱华,曾因腰椎退变,基本失去劳动能力,成了西树村的贫困户。坚持艾灸后,身体状况明显好转,慢慢的钱包也鼓了起来。 街道党委对所有贫困户中重点推广艾灸,让1852名贫困人口人人受益、18个省定贫困村“销号”。如此,既让因病致贫户成员治好了疾病,也改变了一人生病全家受穷的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