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北海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半个世纪的乡村跨越
袋子
厚重的墙
鹊桥仙·青州访友
叶片书签
故乡情在方言上跳跃燃烧
夏日童趣
2021年07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故乡情在方言上跳跃燃烧



  ◎傅彩霞

  在自媒体时代,仿佛人人是写手,个个是演说家,行走其间,时常感觉浩如烟海,琳琅满目,但又良莠不齐,真假难辨。邂逅陈岗先生的“梅欧堂主人”公众号,却是眼睛一亮,心头一热,惊喜连连。其秉承“可听可看,做最有价值的自媒体”的原则,内容丰富广泛,博大精深,不仅有方言、俗语的说文解字,还包含文学、历史、人文、书画,国粹、京昆等曲艺杂谈,其原创的《梅欧堂说文解字:潍县话,故乡情》专题节目写得响亮,说得深情,一经推出,便吸引了无数网民围观,我也成了忠实的“岗丝梅粉”,每周一集,必听必读。
  “听众朋友,你好。这里是梅欧堂说文解字:潍县话,故乡情专题节目。传承潍县文化,感受浓浓乡情。本次节目由梅欧堂主人陈岗为你用潍坊话解说,欢迎收听……”
  每当听到陈岗先生爽朗的开场白,就像小时候听到了“小朋友,小喇叭开始广播啦!嗒滴嗒、嗒滴嗒、嗒嘀嗒……”的清脆童声,伴随着心灵的成长,绵延着亲切的生活记忆,寻找着精神的慰藉,也重构起自媒体新理念,探索出了文化传播的新途径。
  多元化自媒体,呼唤真情,提倡精品。一个精彩节目的推出,背后必有一个热爱执着的人。真情实感是第一要素。《梅欧堂说文解字:潍县话,故乡情》里的篇目,内容迥异,或柔美隽丽,或言浅意深,或质朴腴厚。陈岗先生在谈论老潍县的人、情、风、物,追忆逝去时光时,直击主题,涉及丰富,情感细腻,以独特的视角和维度切入诠释“家乡话,故乡情”的内涵。想必,节目推出的初衷,是他对潍坊故乡浓郁情感的波澜与回响,看似聚焦人、物、风、情,说的是故乡事,融入的却是深情厚意,让无数“岗丝梅粉”见证了时代变迁,品味了生活品质,沉醉不知归路。
  在艺术形式上,《梅欧堂说文解字:潍县话,故乡情》图文音声并茂,相互融合,可聆听,可阅读,可欣赏,背景音乐缓缓传来,笑声音效加盟覆盖,令人身心愉悦,极具艺术感染力。所谓“胸中有日月,谈吐富响亮”。许多拗口难识的生僻字,在文字版的听读对照中,迎刃而解。
  陈岗先生精益求精,考究严谨,把潍县的方言词语,演绎成一个个动人的例句、情节和故事,有内涵,有情感,有韵味,接地气,故乡情在方言上跳跃燃烧,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悲悯情怀在演说里唤醒,从故园深处打捞出的乡愁记忆,仿佛是渐行渐远洒落的一地碎片,闪烁着金子般的光芒,又好像是记忆思绪开出的花朵,温暖着逝去的时光,洗涤心灵。无论是元宵、糕、年、念月了、拉沓饼、吃搭门,还是打王八、打尜、胰子、秃鲁拐子考……这些生活的日常,无不成了先生说文解字的对象,见到故园家乡的万事万物,风俗人情,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陈岗先生和李学敏女士对解合说的《南门》,亲切,地道,有味,百听不厌。小时候他跟着母亲,为家庭生计,去南门变卖家里珍品换钱,母亲卖与不卖都一脸愁绪,恍若眼前,挥之不去,心中怅然。听到最后,刘锡庚先生被打成“右派”,去南门卖车,两行热泪,潸然滚落……南门,承载着多少人间况味,悲欢离合,也彰显出了浓浓的家国情怀。
  《冰棍》是为潍县冰棍前世今生的画像,可称“冰棍小传”。一根冰棍,唤起了多少回不去的时光,童年的美好回忆在冰棍上“蜜拉”。舌尖上久违的冰棍味道和童年记忆,在先生的娓娓道来里,葱茏一片,甚至,感觉在空气里,似乎都泛起了甜蜜爱恋。
  《秃鲁拐子考》,是陈岗先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思想结晶。从一个儿时玩的小游戏延伸引出了许多关于秃鲁拐子的知识与故事,陈岗先生犹如一位严谨细致的考古学家,顺藤摸瓜,考据梳理,说文解字,引经据典,把感性、理性和趣味性巧妙融合在一起,真可谓知识渊博,材料丰盈。
  《打尜》,这种失传多年的游戏,被誉为“穷孩子的高尔夫”,如今已渐行渐远,沉浸在手机里的“低头族”早已不知其为何物。陈岗先生讲得头头是道,倍感亲切,乾坤自在胸中,那种久违的感觉好像旧友重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方言,展民俗,道民风,润物无声,育人无痕。
  陈岗先生用光一样的才情、水一样的深情,恰到好处地把潍县话,故乡情演绎成了一幅独具地域风情的迷人画卷。那些被时间碾压过的人与事,在他的讲解表述里重新复活,恍惚升腾至眼前身边,犹如暮色四合的时刻,沏一壶碧螺春,在沸水里泛绿舞蹈,浓浓的香茗滋生着些许缠绵情愫,那些躲藏在心灵深处的美景记忆,似水流年,思念感伤,寄情方言,思绪飞扬,转换为秘境与心识,万里长风卷潮来,吊古怀今,忧患感叹,耐人寻味。正如学者王学坚先生的评价:说潍县话,抒故乡情,留住家乡的根,融入故土的魂。
  从陈岗先生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国老派文人深厚的艺术素养、探索精神和人格魅力,这是传统中国文人美好的样子。至今,我与陈岗先生缘悭一面。陈正宽先生曾一脸骄傲地说起过他,那是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与溢于言表的赞赏。后来得知,陈岗先生曾是潍坊电视台高级记者,编剧,获奖无数,能写会画可播还擅长京剧表演,著有评论集《郑板桥二十讲》,小说写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书法绘画作品参加过各类展览……
  方言是个宝。它是中国地域文化的载体,是浓缩的文化深厚底蕴,留住方言就是给城市留住了根。经过时代变迁,老潍县方言的空间越来越狭窄,那些回荡在历史天空的声音,正在面临消失的危机,保护方言,尊重方言,传承地方文化,愈发显得弥足珍贵。方言也是属于非物质遗产的一部分。在历史滚滚长河中,应该给方言保留有一丝空间,提升方言的文化温度。
  老潍县曾经的天光云影,生活滋味,宛如一帘幽梦,在《梅欧堂说文解字:家乡话,故乡情》上筑巢,律动,远播,时而透着春色娇容,时而涌现满眼无奈,欲说还休,字字句句都是流光片羽的悲欢离合。陈岗先生面对尘俗的叙事,冷静而克制,肃穆而活泼,但能强烈感受在专题节目背后,心中那份炙热的温度、久远的生活现场和缅怀逝去岁月的忧思。他执着地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让潍坊保持其个性特色与古韵风雅。方言是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历史文化的内涵,也是一道引以为傲的靓丽风景线,从这个意义上说,陈岗先生功莫大焉!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