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付 生 通讯员 孙欢欢 “以前‘厦子’里没有安装电线,晚上连个灯都没有,大家就从楼上自己扯电线下去,线路接得乱七八糟,不仅影响小区环境,还非常不安全,有时候雨水顺着电线流进插排,经常引起跳闸。”8月3日,记者来到昌乐县宝都街道新昌社区老二中家属院西区,听小区居民王修忠讲述最近当地政府为他们小区办理的一件大好事。 王修忠说的“厦子”,是小区楼下的储藏室。这个小区建成30多年,因为没有预设电路,居民私拉电线的情况比比皆是,小区院内东拉西扯的电线如同“蛛网”,因此也有了“飞线”的称谓。 昌乐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二级主任科员高新峰告诉记者,他们局是该小区的包靠单位,通过走访了解到,小区共两栋楼66户居民,常住的只有25户,无物业管理,储藏室主要存储杂物、停放电动车等,大部分私扯电线是为了给电动车充电,因为作业不标准,线路质量参差不齐,存在很大的用电安全隐患。 为治理“飞线”隐患,帮群众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该局主动服务,积极与小区所在街道社区对接,想方设法筹款筹资,协调供电公司以成本价格实施线路改造,并免费为常住户的储藏室安装电表和电线,其他住户也预留了用电接口。 7月中旬,供电公司施工人员进驻施工,仅用一天半时间,就完成线路改造,并实现每个储藏室“一户一表”,小区居民可以直接从电表盒取电。 “以前没有人管,我们自己也很担心发生漏电、跳闸等问题。现在又安全又方便,对我们老百姓来说,这是一件实实在在的大好事!”王修忠等小区居民对线路改造非常满意。 今年以来,昌乐县持续着眼关乎群众利益的小事、实事,进一步深化“群众需要、社区呼叫、部门报到”责任机制落实,由小区和网格员传递“民声”,包靠单位压实责任,真正做到解决问题,让群众满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