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潍水岸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马家村与刘英的往事
程砚秋来潍戏曲调研
陶鬶:泥与火的邂逅
品读“龙腹”邴原
2022年04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陶鬶:泥与火的邂逅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晚期褐陶鬶。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潘来奎
    通讯员 桂冰冰 文/图

  鬶(guī),是东夷地区的典型器之一,兼具实用功能与艺术水准,起源于大汶口文化早中期,盛行于大汶口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时期。现收藏于寿光市博物馆的陶鬶,既有大汶口文化早、中、晚期的,也有龙山文化早、中、晚期的,种类比较齐全。
  陶鬶的出现,与当时的原始崇拜有关。据《汉书·地理志》:“冀州鸟夷。”《大戴礼记·五帝德》说:“东方鸟夷民。”东夷民族以鸟为图腾,认为鸟与本氏族、部落的祖先有着某种联系,甚至认为鸟即是本氏族、部落祖先的化身。我国东方的原始先民,不像仰韶文化的先民那样,将自己崇拜的图腾作为主要图案绘画在陶器上,而是用一种象形的立体形象来表现自己崇拜的鸟,这就是山东地区在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的特殊陶器——鬶。
  《说文·鬲部》曰:陶鬶为“三足釜也,有柄可持,有喙可写物”。说明了陶鬶器型的三个主要特点,第一个是有三个足;第二个是器身上有柄可以拿;第三个是器口呈鸟喙形状。
  大汶口文化时期陶鬶的演化过程,基本是循着壶兴鼎式实足鬶、有流鼎式实足鬶、斝式袋足鬶、鬲式袋足鬶的路线发展的。而龙山文化的鬶,氛围款足鬶和袋足鬶两型。其中款足鬶颈部由细到粗,腹部从深变浅,三足由款足向实足发展。袋足鬶口部由外翻到直口向子母口变化,颈部由细变粗向略细发展,高度从高到矮再变高,袋足由锥状逐渐向乳状变化等等。
  在寿光市博物馆收藏的众多陶鬶中,其中一个外形很有特色。这个陶鬶1974年8月24日出土于孙家集街道后胡营遗址,属于大汶口文化中期,短流上仰,口沿平折,颈下装三个乳状袋足,鋬置于一袋足背上。因为三足外形酷似“地瓜”,因此有人形象地称它为“地瓜鬶”。
  至今已拥有6000年历史的陶鬶,也经历了多次外形的演变。不过,在龙山文化时期之后,陶鬶最终还是慢慢退出了原始新民们的生活舞台。据寿光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最早的时候是一种无足鬶,还没有腿,后期就开始有实足鬶,为了增大容水量,就逐渐变成空足鬶。
  陶鬶的质地大都为夹砂陶,这是为了在直接与火接触时不至于轻易碎裂而特意制作的。陶鬶的颜色多为红褐陶,少见白陶。陶鬶在制作上达到了较高的工艺水平,突出表现在器形多样,造型优美,艺术性强,烧制温度高等方面。尤其是其形体结构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形式。而附加的装饰或点缀,都恰到好处地强化了陶鬶质朴的美。陶鬶上的装饰,会因其时期、地域以及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和差异。有的极少妆点,几近素面;有的则装饰效果明显,个性十足;有的表现含蓄,不显山露水;有的则刻意繁复,略显张扬。总之,陶鬶或多或少,或这方面或那方面,总会带有装饰的元素,毫无装饰的也不多见。
  一块泥巴,来自母亲大地。一团相火,来自燃烧的材质。一群工匠,把泥和火的邂逅,捏合成天地精美的绝唱!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