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潍水岸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关注
 
标题导航
牟家院村与牟鸿礼
六道圣旨 见证一个家族的荣光
粮票的故事
“闻雷泣墓”论王裒 
2022年04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粮票的故事



  ◎崔炳信

  粮票是特殊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它承载着新中国历史上一段艰难的岁月。然而,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出生的我狂搜记忆,感觉跟粮票的交集并不多,也许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吧。
  有一次,看到好伙伴在吃一块方形饼干,我暗暗咽口水。回家跟母亲说起,她只是幽幽地说,人家父亲在城里当教师,有粮票啊,买饼干是需要粮票的——在我懵懂的年龄,第一次听说了“粮票”。直到后来,我去城里读初中。那时学杂费并不多,但必须筹备一部分粮票,用大人的话说,出门在外,没有粮票是寸步难行的。
  记得当年嫁到城里的表姑来我家,硬是给留下了几张粮票,母亲感动得泪眼婆娑。之后,母亲又去大队办公室开了介绍信,背了粮食步行去七八里外的粮所兑换粮票。当时的粮食是高粱和大豆,大豆是母亲下工后跑到收割过后的豆地里,扒开豆叶一粒粒捡起的。粮食装在一个化肥袋子里,中间用细绳扎紧隔开。谁知一路颠簸,到达目的地的时候细绳断开,高粱、大豆混为了一体,弄得粮所工作人员无法接收。多亏一位热心人帮忙,俩人费了好大功夫才把两种粮食分离出来,最终换回了粮票。
  终于去城里读书了。体会到生活不易,一日三餐都格外节省。一天,我竟在课桌下捡到一张面额叁市斤的粮票。这能买到多少白面馒头啊!我没有声张,把粮票悄悄揣进了衣兜。原来粮票是前桌芳芳丢的,老师在班上说每个人都要做拾金不昧的好学生。我害怕极了,这会儿再把粮票拿出来,同学会不会把我当小偷?就在我莫名的绝望时,芳芳突然告诉老师,粮票找到了。我捏捏衣袋,粮票明明还在我这儿,她葫芦里卖的啥药?
  或许,幼小的心灵也有了挣扎吧,新春伊始的一个周六,我躲在宿舍蒙头大“睡”,肚子饿得咕咕叫,心中却是翻江倒海。这时母亲到学校送饭来了。她拿出好多个还热乎乎的丸子让我品尝。我咬了一大口,竟然甜丝丝香喷喷的,太好吃啦!原来,开春时节春耕红薯地,会翻出一些遗漏的红薯,虽然冻坏了,但拾回家里总可以补充一下口粮。经过母亲的巧手,切丝,加上一点食用油、葱花之类调味,便做成了难得的美味。母亲看到儿子大快朵颐,幸福地笑着,我却想起这些天心头的煎熬,不争气的泪水夺眶而出……
  后来的初中时光里,即使挨饿,我也没有动过那张叄市斤的粮票。再后来芳芳要转学了,我急忙拿出积蓄,买了一只钢笔作为纪念品送给了她。
  伴随各种物资的日益丰富,1993年,推行近40年的粮票终于退出历史舞台。而那张叁市斤粮票却一直收藏在身边,甚至成为我心底隐隐的痛。一次同学聚会,我鼓足勇气把这个秘密和盘托出,并拜托同学打听芳芳的消息。后来终于收到了芳芳的来信,她说,粮票送你了,它不仅是艰难岁月里留下的一份刻骨铭心的记忆,更是我们纯真友谊的见证啊!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