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希明 寿光市圣城街道的赵先生最近心里暖乎乎的:他与寿光市田柳镇一村庄因为工程款发生纠纷,向田柳镇综治中心求助。工作人员先让赵先生坐下来观看信访案例专题片,让他知道哪些是合理诉求哪些是不合理诉求,反映问题有了尺度,同时把村干部找来,经过调解,纠纷解决有了路线图和时间表。“干部们既热心又专业,不但协调解决了问题,而且让我学到不少东西。”赵先生接受采访时这样说。 “站稳群众立场,树立‘信访无小事’观念,只要群众进了综治中心的门,就说明对党委、政府信任,我们都要用法律作准绳,以感情做铺垫,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纠纷消除在开端。”这是田柳镇对广大干部的告诫和要求,为此,他们健全接访制度,党委主要领导定期或不定期主持召开综治维稳工作会议,重点问题解决不过夜,以过硬作风打造“综治铁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田柳镇人大的赵玉滨原是一名长期在农村工作的党支部书记,基层经验丰富,去年招录为公务员后,田柳镇特地让他负责信访维稳工作,并给他配备了两名“老基层”和几位青年干部,搭建起老中青结合的干部队伍。对这项工作,赵玉滨充满了紧迫感,带领同事抓紧充电,遇到问题时能够高效精准处理。“你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信访条例一本通》等教材,都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有空就看,看一次有一次的收获。”赵玉滨指着办公桌上的书籍感慨地说道。 在田柳镇综治中心,还有一位名叫袁兴彬的干部受人关注,他是一名部队转业干部,政治素养高、工作作风实,到田柳镇工作后,被选配到重要岗位。记者采访时,袁兴彬风尘仆仆地从农村大集上回来,他刚刚带人去播放了专题宣传片并为群众进行现场答疑。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袁兴彬有着深刻认识:“现在许多信访案件,实际上就是邻里纠纷,非常需要我们下乡村、到一线,现场给群众支招或做好宣传引导工作,这样能够及时消除他们的怨气火气,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 化解矛盾需要从根子上发力,这样才会避免“按下葫芦浮起瓢”。近年来,种种原因导致个别村庄出现“村欠户”和“户欠村”现象。在田柳镇党委支持下,邢姚三村党支部率先打破坚冰,利用有限的村集体收入,先把‘村欠户’结清,取信于民;村民也很响应,争着把欠村里的款项缴清,就此解开了症结,群众心气顺了,上访或打电话投诉的现象杜绝了。 “户不欠村、村不欠户后,我们还有结余,利用这些钱和上级资金,没让村民出一分钱,就把道路罩油,重新维护了一遍。赢得了群众信任,就是这么给力!”村党支部书记王吉三告诉记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