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静/文 张驰/图 父爱如山,父亲的爱是隐形的,更是伟大的。在潍城区城关街道十笏园社区,有这样一位父亲,十年如一日照顾智力残疾的女儿,是父亲又是母亲,他叫谭凌彦。 6月19日,记者来到谭凌彦的家,谭凌彦满脸带着笑容,让人感到温暖。这套已经有年岁的房子,给人第一感觉就是干净、整齐。谭凌彦的女儿坐在沙发上,眼睛四处张望,十分安静。 “这是我的女儿,她虽然有残疾,但依旧是我的‘掌上明珠’,是我的宝。”今年68岁的谭凌彦语气十分温和地说,女儿谭堃今年40岁,多年来一直和他相依为命。“孩子三岁时还不会说话,没有自理能力,经多家医院检查,被告知是智力残疾。”谭凌彦说,得知女儿的病情后,他和妻子的世界崩塌了,多次治疗不见效果,只好将女儿接回家中照顾。 在女儿四岁那年,谭凌彦和妻子有了第二个孩子。“妻子之前从事服务行业,我在工厂上班,靠着工资维持家中的日常,渐渐地也接受了女儿的病情。”谭凌彦说。 “女儿在全家人的照顾下,病情一直比较稳定。”谭凌彦说,虽然日子过得不富裕,但是四口之家还算幸福,他和妻子所在的单位也对他们家十分照顾。直到1998年,妻子查出患上乳腺癌。生病后的妻子一直积极接受治疗,直到2012年8月离世。 妻子的离世对谭凌彦打击很大。儿子有了自己的家庭,照顾女儿的事情全部落在他身上,儿子抽空回来看望。从那之后,谭堃的一日三餐、大小便、洗洗涮涮、朝兴夜眠,一切都是谭凌彦在照顾,这一照顾,就是十年。 “只要女儿能陪在身边,这就是最大的安慰。”谭堃没有自理能力,谭凌彦就一口一口地喂饭喂水,帮女儿定点排便。即使如此,还是会经常出现“意外”情况,谭凌彦要洗洗涮涮,一收拾就是好几个小时。 “其实照顾女儿就像照顾一个婴儿一样,在夜里只要她有一点动静,就会马上惊醒。”谭凌彦说,每天夜里他至少要起床三次,看看女儿是否盖着被子,是否要大小便,是否睡得安稳。十年来他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每天早上谭凌彦很早就起床给女儿准备早餐,等女儿醒了之后照顾她穿衣、如厕、洗刷,两人再吃早餐,直到晚上9时许,女儿睡着以后,他才能躺在床上休息。有时候很累,但他也不敢睡得太沉,怕女儿有情况他听不到。 “没有听到女儿叫一声爸爸,但我心甘情愿照顾她一生,因为她是我的女儿,我不能丢下她。”谭凌彦说,他是有退休金可以养活女儿的,但因2019年一场纠纷,工资被冻结,目前他和女儿的生活是靠女儿的低保和补贴来维持的。即使现在生活困难一些,但他依旧没有抱怨,反而内心充满感激。“这些年来,我和女儿能支撑到现在,全靠周边人的帮忙,特别是辖区街办工作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对我和女儿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谭凌彦说,每逢过节,辖区相关工作人员就会来家里看望,还给他和女儿带来生活必需品,有时候比他想得还要周到,让他心里十分温暖。 在社区居民眼中,谭凌彦是大家公认的热心肠,无论社区有事还是居民家中有事,他都会力所能及地尽一份力。“之前社区组建了义务巡逻组,谭凌彦就是其中一员,每天抽出时间在小区内巡查,为我们的社区出了不少力。”该社区工作人员说,谭凌彦为人正直、热心,充满正能量,一直保持良好的心态,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我现在身体还算硬朗,还能照顾女儿,我也一直保持好的心态,积极面对,只有这样我才能更好地陪在女儿身边。”谭凌彦说,他希望时光慢慢走,能有更多的时间陪在女儿身边,只要身体情况允许,他会一直守着女儿,不离不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