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旦发生髋部骨折,尽快手术” |
——阳光融和MDT为85岁老人完成股骨头置换 |
|
|
△王奶奶与医护人员合影。 |
|

|
|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 通讯员 丁 栋 张丽娜 文/图 病情极其复杂、手术风险极高……近日,阳光融和医院骨科中心孙新君主任团队为一位85岁高龄,且有先天性心脏病、肺心病及房颤等病史的老人成功完成人工股骨头置换。该手术风险大、难度高,它的成功标志着阳光融和医院MDT(多学科诊疗模式)水平又迈上了新的台阶。 两难抉择: 病情极其复杂,手术风险大,做还是不做? “这次来到阳光融和医院,真是太幸运了,多亏孙主任团队和多个科室专家医术高超,这才‘捡’回一条命……”聊起老人的病情,家属几度哽咽、难以平静。 来自寒亭区的王奶奶已是85岁高龄,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肺心病、房颤等,身体情况较差。此次因为滑倒导致髋部骨折,先后辗转几家医院,因其“心衰”没有做成手术。多方打听到孙新君主任就职阳光融和医院创伤二科后,来院就诊。 信念坚定: “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都不会放弃” “我们建议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可以比固定手术缩短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仔细查阅老人的检查报告后,孙新君主任很快做出了判断。 “所有的医院都说没法做手术,阳光融和医院能行吗?”王奶奶的家属还是有所担心。”孙新君主任耐心地向老人的子女解释道,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比较成熟的手术,但关键是大部分老龄患者有较多的基础疾病,而且麻醉耐受力较差,所以手术风险比较大,很多医院无法开展,就会建议患者保守治疗。 “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都不会放弃!”听完孙新君主任科学、详尽的解释后,王奶奶的子女说道,“您给我们父亲做过手术,我们相信您和这里的专家,相信阳光融和医院!” 集思广益: 全院“多学科会诊”为手术保驾护航 患者入院时已经出现心脏功能衰竭、心包积液以及压疮、谵妄等常见的老人髋部骨折后的并发症,如果进行手术,麻醉风险极大,术后结果难料。当天请心内科、麻醉科会诊后,认为患者心脏功能Ⅳ级,休息时仍有心悸、呼吸困难等心力衰竭表现,不能进行任何活动,暂缓手术。 第二天,王奶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及血氧饱和度降低等呼吸、心脏功能衰竭加重的表现,手术暂停。 为将患者手术风险降到最低,孙新君主任申请医务部组织心内科、呼吸内科、麻醉科、ICU及营养科等进行多学科会诊,全面分析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了最安全的治疗计划、麻醉及手术方案。考虑到高龄患者如果进行全麻、气管插管,可能会出现术后呼吸机依赖、气管插管难以拔除的情况,麻醉科专门为其制定了从脊椎麻醉的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案,这对麻醉师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第四天,患者心脏功能有所改善,各项指标好转,孙新君主任决定抓住难得的“时间窗口”,亲自主刀为患者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麻醉团队在罗铁山主任指导下,密切监测患者的循环状况,手术半小时结束。 术后四天,王奶奶转入了骨科病房,在医护人员帮助下做下肢屈伸活动,可自主翻身,术后1周可在床边坐立,术后2周拆线,顺利出院。 医生提醒: “一旦发生髋部骨折,尽快手术” 孙新君主任表示,髋部骨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因为老人髋部骨折后,骨折部位稍有活动,就会剧烈疼痛,无论翻身还是坐起,都会特别困难,所以只能躺在床上,最终因出现各种并发症而去世。很多老人因为害怕手术风险,选择保守治疗,也就是躺着“静养”,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髋部骨折本就不容易愈合,当出现骨折时,血管也会受到损伤;不仅断骨无法愈合,还会出现缺血性坏死。 孙新君主任告诉记者,对年轻人来说,可以考虑对骨折进行固定,由其自我愈合。但对老年人来说,本身已有骨质疏松情况,血管等也处于老化状态,所以无论是哪种髋部骨折,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就是手术,通过手术置换人工股骨头,让患者恢复自主翻身、坐起、站立、行走的能力,避免因长期卧床出现的各种并发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