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关注
 
标题导航
培育形成全国知名 丝绸纺织超纤产业集群
奎文区:加强人才培养管理使用
青州市:打响“人才精准招引战”
北关街道: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过硬
绘就顶层设计“规划图” 当好富民强镇“领头羊”
职业教育大家谈
学习贯彻新职教法 推动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
2022年06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习贯彻新职教法 推动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
——访潍坊工商职业学院校委会主任张绍秋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清春
  今年5月1日,国家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新职教法”)正式颁布实施,全体职教人深感振奋,备受鼓舞。新职教法增添了职业教育改革实践的新成果,丰富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内涵,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当下,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之高前所未有,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职业教育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前所未有。为了在依法依规办学中找到新机遇,实现新突破,经充分讨论,结合学校实际,学校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遵循新职教法“职教普教同等重要”的法理精神,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全 力以赴办好“有作为、有良心、有温度、有市场”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
  “有作为”,就是学校有作为、教师有真为、学生有能为。具体到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就是要扎根诸城、立足潍坊、服务山东,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用作为换地位;教师就是要积极走进企业担任技术助手,争当手上沾满油腻、脚下踩着牛粪、心中装着产业的一线教授;学生就是要全面练就技术技能本领,走出校门就是“企业的骨干、家庭的栋梁”。
  “有良心”,就是要以高尚的师德师风培育充满正能量的校风、教风、学风,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队伍,用一颗心灵撼动另一颗心灵,激发出学生心中的火焰、内在的潜能、学习的热情,用精彩的心灵培育精彩的人生。
  “有温度”,就是打造幸福的职业教育。从3月14日开始,学校因疫情实行封闭管理40天,中层干部、任课教师、辅导员住进学生公寓,与同学们同吃同住,密切了师生感情,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有市场”,就是学校带领师生员工主动融入经济社会,与行业企业同飞共舞、同频共振、协同发展,对产业转型升级“有作用”、对合作企业“有价值”,对学生家庭“有助力”、对乡村振兴“有贡献”,坚持“面向市场、面向实践、面向人人”办学,在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建设中深化改革,在市场化办学中拓展学校发展空间。
  ◆遵循新职教法“教育类型定位”的法理精神,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 “三实三化策略”,推动集团化办学向纵深发展
  职教集团实体化。做到“三实”:法人身份“实”,由学校独立出资300万元注册成立并按市场规则运营山东高科职教集团;核心层运营“实”,集团成员潍坊工商职业学院、潍坊市经济学校、诸城市农村社区学院、诸城市电大、诸城市职教中心等单位,共用一个园区、共建一套班子、共享一套管理体系,实现一体化运营,服务功能大幅提升,以此辐射其他成员单位;项目支撑“实”,集团成员单位以真金白银共同出资,相继以股份制合作方式共建产业学院、协同创新中心等实体化运作项目,开展实习实训、技术研发等实体业务,力争为山东乃至全国实体化运作职教集团蹚出新路子。
  产业学院产权化。学校与惠发集团共同投资1000万元,共建潍坊工商职业学院惠发食品产业学院。经过一段时间运作,初步显现出“法人管理、公司运营,校企耦合、一体两翼,双向发力、协同育人”的发展特征,在全国开启了“外延双头鹰、内涵产权化”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先河。
  产教联盟专业化。以二级学院为载体,以特色专业为纽带,以专业群建设为核心,加快智能制造、幼教艺术、电子商务等7个产教联盟建设。聘请100名产业教授、工匠导师进校授课,选派40名左右博士、硕士教师入企担任技术副总,为联盟单位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
  ◆遵循新职教法“推进职业教育改革” 的法理精神,进一步擦亮特色办学品牌, 进一步提升办学成效和社会美誉度
  进一步擦亮集团化办学品牌。在深化山东高科职教集团实体化运作的同时,与行业头部企业共建潍坊、山东、全国预制菜职教集团,以产业学院的模式向全国职业院校推广,推动预制菜产业全链条布局、一体化推进,助力潍坊“中华预制菜产业第一城”建设。
  进一步擦亮混合所有制改革品牌。探索职业院校“三合三融三通”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新路径,创新地方政府与社会资本股份制合作的办学方式,蹚出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新路子,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作出新贡献。
  进一步擦亮农村社区教育品牌。构建面向新型职业农民的“四平台、四载体、四菜单”农民教育培训新模式,以精准服务乡村振兴为核心,以帮助农民致富为基点,以扎根区域服务现代农业为追求,构建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服务体系,引领师生面向乡村振兴主战场,积极参与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建设,争创省级、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校,打造农村社区教育的新样板。今年6月,学校评为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性职业院校。
  进一步擦亮心理健康教育品牌。构建面向全体学生的“三圈三全·五平台”心理育人体系和“养身·润性·育德”心理育人模式,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设,发挥学校国家级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作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打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亮点。
  让我们以新职教法颁布实施为东风,发挥每个职业院校的基础优势,开拓进取、锐意改革、扎实探索,为潍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职教力量,为国家职教高地建设贡献潍坊智慧。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