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翠 通讯员 罗涛 “一顶军帽,一身戎装,一双军鞋,一颗军魂。”在坊子区黄旗堡街道高家庄东村,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张宗坤回忆起当年与美军正面交锋时的场景,一字一句、一举一动中仍充满坚韧。 1951年6月,一批新兵乘坐火车去往东北,在辽宁省丹东市大东沟编入部队,时年16岁的张宗坤便是其中一员。在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集中训练后,张宗坤所在部队开拔,奔赴朝鲜战场前线。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忆起当年,张宗坤哼唱起了熟悉的旋律,与志愿军战士一路高歌挺进新义州。这座与丹东市隔江相望的城市,当时已经完全失去了本来的模样。 “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听一些1950年入朝的老兵说,刚入朝时,美军的大炮离我们鸭绿江边只有40里,炮弹都能打到鸭绿江边。”张宗坤说。 到达战场后,张宗坤所在部队首个任务是在一个飞机场修理平整场地。“那时候铁路线、公路线经常被美国人轰炸,为避免暴露目标,我们的弹坑修整工作都在晚上。”张宗坤举起双手比量着说道,当时没有什么专业工具和机械,全凭两只手加一把铁锹,手上磨得全是血泡,后来就慢慢变成了老茧。为躲避美军侦察,也没有修建房屋,便挖了一些地洞居住。即便这样,也经常遭受美军的轰炸。 1951年腊月廿八,张宗坤所在部队正在驻守志愿军一个重要仓库及物资中转站。 当晚,航空警报拉响,美军飞机对仓库位置进行空袭,硝烟过后,张宗坤与同班两人被埋,三人硬生生用双手在废墟中挖出了一条通道。“那是我离牺牲最近的一次,炸弹就落在我的身边。”张宗坤说。 1952年,张宗坤所在部队被调派负责打坑道。作为我军的“地下长城”,坑道的构筑有效削弱了美军空炮火力杀伤效果,是我军在朝鲜战场赢得主动权的坚实基础。而这项光荣的任务,张宗坤一直干到中美双方签署停战协议。 1958年,时年23岁的张宗坤从部队回到家乡。“当时生产队的粮食产量亩产300余斤,靠天吃饭。”由于庄稼收成堪忧,张宗坤便带领村民平整土地改造生产条件,修水利、打水井、提产量。最终,高家庄大队粮食产量在公社中位居榜首。 从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九死一生,到回乡带领村民增产增收。张宗坤可能只是千千万万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中的一个,但他们在战场之上舍生忘死、在和平年代奉献为民的伟大精神,为国家和民族创造了一笔无法估量的财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