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潍坊周末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城建
 
标题导航
忆往昔峥嵘岁月
电视对话节目:
听说读写传承母语文化
上海国际创意产业活动周10月上演
把生活融入剪纸中
2011年07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生活融入剪纸中
——探访剪纸艺人范祚信本报记者 孙孔嘉文/图



  花鸟虫鱼走兽图腾、才子佳人神话传说、喜庆祥和美好祝愿……范祚信的剪纸作品中一直记录着一种温暖而感动的生活。说起范祚信,在潍坊剪纸艺术圈里可谓无人不知。他独创的剪纸内容、精湛的剪纸技艺让民间的剪纸艺术散发出了独特的魅力。
  范祚信早年受母亲影响,投身剪纸艺术,经过长期的潜心苦练,不仅学会了母亲的剪纸手法,还练就了自己的绝活。“我母亲以前是高密最有名的几个剪纸艺人之一,十里八乡的大姑娘与小媳妇都跟着她学剪纸。逢年过节,在高密,家家户户都要贴窗花,一到年底,母亲总是忙不过来。我小时候最喜欢干的事就是看母亲剪纸。”范祚信告诉记者,母亲以前剪窗花时,他总会趴在一边仔细观察,有时还拿把小剪刀自己琢磨着剪。
  高密剪纸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当地人民用朴素的艺术手段,反映自己民俗和文化,并用其点缀生活的一种民间活动。范祚信擅长古典人物剪纸,构思新颖巧妙、技艺细腻,人物刻画生动。
  高密传统剪纸的内容一般是日常生活中所见的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或戏曲人物剪纸,范祚信在熟练掌握了传统剪纸的所有技法后,开始研究如何创新了。
  艺术上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终于,范祚信开辟了一个新的思路,就是把古典小说的人物和内容融入到他的剪纸中,创造了一系列的传奇作品,这可以说是范祚信的独创,也可以说是对剪纸艺术的一大贡献。
  或许,外行人乍看范祚信的剪纸作品,感觉没有什么分别,但是只要稍微仔细看再加上老师的介绍,就能看出其中的不同,而且有很大的不同。他的剪纸既有着南方的细腻也有着北方的粗犷,他把两家之精髓互相融合在一起。范祚信告诉记者,“在全国剪孔子像的很多,但是剪法却各不相同,我的孔子像始终是按照唐代画家吴道子的画像来剪的,我觉得很逼真很形象。”现在他把剪纸的路子走得更开阔了,范祚信说他将把中国历史小说的人物、历史人物继续剪下去。
  走进范祚信的展室里,两面墙上挂的《红楼梦》的100个人物和《水浒传》的108将分外显眼。记者仔细一看,每个人身上都刻有名字,个个人物的姿态和表情都不相同,真是栩栩如生。《水浒传》的人物都有兵器,还好区分,但《红楼梦》里都是丫鬟、小姐的,能把每个人的形态、神韵剪出来,真是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技艺。
  “剪纸艺术是我终生的追求,我把它当成一项崇高的事业,并为之奋斗了半个多世纪。尽管有艰辛和坎坷,但更多的是愉悦和欣慰。我热爱剪纸艺术,我为剪纸所做的一切,一是为了继承,二是为了传播,是为了把中华民族宝贵的剪纸艺术发扬光大、流芳后代。因此,在剪纸的过程中,我感到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获得了人生的满足。”谈及自己的一生与剪纸技术的传承,范祚信乐观地说。“由于国家和潍坊市政府近年来对剪纸这一传统艺术的高度重视,相信必定会得到越来越好的传承。”
  下图:正在进行创作的范祚信。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