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北海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走近胡杨
河滩上的那亩薄田
相看好处却无言
故 乡
秋夜思秋意浓 
虫鸣
2011年09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河滩上的那亩薄田



  ◎孙天兵

  在我刚读高中的时候,母亲从别人手中转包来一块土地。土地在潍河岸上,面积不大,也就一亩多。集体经济时那还都是些荒地,实行了责任制分田到户后才被人们开垦了出来。那片地属于细砂土质,非常贫瘠。杂草能在里面疯长,可种庄稼却总是长不好。
  那时父亲还在城里当工人,每月30几元的工资根本不足以供应我们三个孩子同时上学,于是母亲就在口粮地之外又转包来那亩薄田。
  母亲是个地道的农民,勤劳能干,心灵手巧,那亩薄田到了她手下,也算是物归其主了。她没白没黑地呆在田里,整地形,除杂草,直把那片田地侍弄得平整如镜,寸草不生。那时村里还没有农业机械,一切的农活都是母亲用双手来完成的。
  我家离承包田有5里多路,圈里的土杂肥硬是被母亲用手推车悉数运进了地里。平时再施上些碳酸氢铵和复合肥,土地开始慢慢有了回报。母亲在里面种过地瓜、花生,甚至还种出了小麦。田地两头的斜坡上,母亲也没让它荒芜了,她在那里种上些绿豆、豇豆,这样一来,就使得每一寸土地都得到了利用。
  虽然地在河滩上,但浇水却一直是个问题。因为地里没井,而我家又没有抽水机可以把远在200多米之外的河水抽过来,所以母亲总是担了两只水桶到河里挑水。河滩上土质松软,母亲挑着桶走在上面步履维艰,她深一脚浅一脚,汗水伴着桶里的河水一起洒进了脚下的沙土里。
  父亲每每休班回来,也与母亲一起下到田里劳作,按他的话说,是“休班比上班还累”。而我和弟妹们一放了暑假,也全跟着母亲“泡”在田里……贫瘠的土地上,曾洒下过我们一家人的汗水,也留下了我们欢乐的笑声。那亩薄田经过我们多年的耕种,后来变成了一亩良田,它大大补贴了家用,也让我们年年都能吃上新鲜的地瓜、花生、绿豆……
  时光匆匆。多年之后,我和弟弟妹妹们都进了城。母亲上了年纪后也不再种地了,父亲退休后和她安静地住在乡下的小院里。有时候我们回去看望他们,他们还时常念叨起那十几年开荒种地的历史……从他们的话语里,我能够深切感受到农民对于土地的深厚感情。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