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玉凤
秋粮丰收,预计今年我国全年粮食总产量有望达到5.5亿吨,实现连续8年增产。然而,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镇,在许多地方,老年人成了种地主力军。年轻人都不愿种粮了,也不会种粮了,这不禁让人担忧,明天的粮食谁来种? 手中有粮心中才不慌。全年粮食总产量实现连续8年增产,这对于确保13亿人口粮食的有效供给无疑具有重大意义。然而,透过秋粮丰收的喜讯,我们看到,由于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镇,在许多地方,有人戏称,“留在村庄的都是38(妇女)61(儿童)99(老年人)部队,留守老人已成为许多农村常住居民的主体。”而正是这些老年人却成为种地的主力军,挑起了农业生产的重担。由于“老龄化”农民大都使用传统方法种田,且文化水平低,接受科学种田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等也往往力不从心,使“老龄化”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隐忧。 近年来,我国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诸多扶持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切实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有力促进了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但是,随着物价的上涨,种粮成本的增加,农民种粮收益也随之打了折扣。另一方面,在非常有限的耕地上从事农业生产,仅能解决温饱问题,很难满足农民群众发家致富奔小康的愿望。因而,农村青壮年争相奔向劳务市场和城市,成为城市建设、工业生产的主力军。同时,不愿意种地,不会种地,也成为许多年轻人努力“农转非”、“跳农门”的重要原因。 有专家提出,“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黄金机遇期。而国际经验表明,农业现代化程度越高,对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就越高。然而,目前我国大批青壮年的“农转非”,农业从业人员的老龄化,农技人员的紧缺等无疑会影响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根据第二次农业普查结果,以浙江省为例,该省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中,50岁以上的占到53%,30岁以下的仅有6%;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71%,大专以上的仅有1100人,占0.1%。这种“青黄不接”的劳动力结构、严重失调的文化层次构成比例等现象显然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发展现代农业,归根结底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只有研究制定吸引、留住农村人才机制,拓展农村人才成长渠道,使各方人才无忧无虑地流向农村、留在农村,才能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断层问题,才能为现代农业的良性发展、粮食的有效供给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