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刘伟 通讯员周军昭 胡伟)2012年,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的总要求,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的方针,强化措施,明确责任,努力实现“在建工程优良率55%,百亿元建筑业产值死亡率控制在1.5以内”这一目标,确保建筑质量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发展。 一是狠抓质量监管,强化质量通病治理及分户验收制度,严格执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意见》,加快工程监管方式转变,继续实施精品工程战略,加大对县(市)区指导考核力度,大力推进全市工程数据档案建设,切实提升全市工程质量水平。二是落实安全责任,积极推进建筑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达标工作,建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论证制度和在建工程重大危险源挂牌警示制度,加强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动态管理和建筑起重机械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三是整顿监理市场,规范监理市场秩序,严查压价竞争、非法转包、挂名挂靠等违法行为,建立不良行为记录公示制度,加快工程监理信用体系建设,严格把好外地监理企业准入和清出关,提升行业整体水平。四是加强检测管理,完善检测管理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行对各检测站检测情况的实时远程监控;深化工程质量检测飞行检查制度,加大对外地入潍检测机构不经备案、无资质开展检测业务、出具虚假报告等突出问题的查处力度;建立对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评价制度,加大对混凝土质量存在问题企业的曝光力度,不断规范检测市场行为。五是强化内部管理,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强化监督系统内部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全面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以“创先争优,为民服务”活动为切入点,坚持廉洁从政、从严治政,严格遵守《廉政准则》,积极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有效促进监督系统内部工作和谐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