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才支撑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四个支撑”之一。去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人才发展规划,深入实施科教兴潍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努力加强和创新人才工作,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不断增强。我市在全省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等次,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把人才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用新理念新要求科学谋划全市人才工作思路,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坚持把人才资源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作为强市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不断健全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加大财政性投入和资金保障力度,大力推进县域人才工作,进一步突出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去年全市各级财政用于人力资本的投资达147亿元,重点扶持成长型科技企业和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带动投入60亿元以上。在全市重点产业、行业和学科新设置16个“鸢都学者”岗位,评审产生了16名“鸢都学者”岗位特聘专家,并分别组建了创新团队。目前,全市“鸢都学者”岗位达到47个,聘请“鸢都学者”43名。 突出高端引领,大力引进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智力。紧紧围绕全市重点产业、重点行业发展和重点学科建设,完善引才政策,丰富引才形式,开展柔性引智,着力抓好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工作,全市人才队伍整体质量和水平有了大幅提升。去年以来,采取赴海外引才、依托重点项目引才等多种形式,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2000多人。目前,全市有246人入选省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总数居全省第三位,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人选7人、并列全省第一位,省“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20人、居全省第三位。全市硕士、博士达13200多人,其中博士633人。 着眼统筹发展,全面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坚持统筹兼顾、分类指导,以县镇换届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扎实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提升干部队伍素质能力;以重点人才工程为引领,扎实推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围绕打造优质劳动力富集地带,突出抓好技能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了人才均衡发展。首席技师选拔制度推行以来,先后评选市级首席技师四批202名、市级有突出贡献技师三批180名,67人入选省首席技师。我市首席技师、优秀高技能人才王钦峰被确定为全省重大优秀人才典型并加以宣传,中组部李源潮部长对其成才事迹专门作了批示。目前,全市共有拥有高技能人才达14.3万人。 加强平台建设,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有力支撑。坚持把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作为吸引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措施来抓,通过着力加强“鸢都学者”工程、技术研发平台、人才创业园区等各类人才平台载体建设,吸引集聚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来潍创新创业。着眼“蓝黄”两区建设,大力推进高新区10个国内一流高端产业研发平台、滨海区10个国家级海洋科技研发平台和大型海洋科技孵化器建设;依托潍坊高新区、滨海区建设了留学人员创业园、光电子产业园、电声器件产业园、生物医药科技园以及滨海科教创新区等专业园区。目前我市共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176处,其中国家级9处;院士工作站20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9处、省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创新型企业43处。 优化人才服务,积极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认真落实中央和省里各项人才优惠政策,不断优化人才服务,在注重从政治上关心人才的同时,建立完善人才关爱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舆论氛围,努力让各类人才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待遇、生活上受关心,身心舒畅地投入到创新创业中去。去年以来,市、县两级共发放各类人才津贴、补助等4000多万元,组织200多名专家外出休假考察,为4000多名人才进行了健康查体,对900多名市管重点人才进行了走访慰问。 郭天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