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4日,清明小长假的最后一天,笔者来到山东省殡葬改革示范单位——潍坊市殡仪馆采访,发现这里与往年不同,用鲜花、网络祭奠先人的居多,没有往年烟雾缭绕的香烛、烟火场面。 市殡仪馆存放1400多只骨灰盒,每年清明节期间能来4000多人祭祀,人满为患,烧纸、放鞭更是烟雾缭绕。为倡导鲜花祭奠等新的文明环保节俭方式,该馆大力推行鞭炮、冥币换取鲜花等活动。 在业务室前,笔者碰到了奎文区市民一家,王女士为已故的父亲献上一束菊花。她告诉笔者,她本来是带着纸钱来的,看到周围的人都用鲜花进行祭扫,很环保,于是就改变了主意。高新区王先生因带的纸钱多,从殡仪馆工作人员手中换取了三束菊花,给老爷子过个不一样的清明。 笔者获悉,3月31日,市殡仪馆用平面定制版制作的“天堂信箱”开通,标志着潍坊市民祭奠实现了数字化,催生出了一种现代社会的清明文化。 高新区刘小姐说:“网络祭祀方式既可实现国家倡导的绿色、文明祭祀模式,又帮助了在外地工作没空回家的远方游子们,为逝去的故人献上自己的祭念以尽孝道。” 唐坤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