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民生·热线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功能性饮料确有“神奇功能”吗?
押金单据不慎丢失消协调解帮助退款
秋日美景入画来
莫让手机离间了亲情
烟囱冒黑烟 环境受污染
名为摊位费 实为卫生费
违章建筑多 环境脏乱差
我省将取消公办高中择校
奎文区宏伟小学举行少先队建队日活动
2012年10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功能性饮料确有“神奇功能”吗?



  “增强免疫力”“缓解疲劳”“恢复体力”……近年来,种类繁多的功能性饮料以保健为卖点,吸引来众多消费者青睐。这些功能性饮料果真具有广告宣传中的功效吗?消费者对功能性饮料又了解多少?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连日来走访了这一市场和行业专家。
功能性饮料走俏市场
  近年来,随着红牛、佳得乐等一系列特殊用途饮料的出现,消费者在选购饮料时,逐渐发现货架上饮料的种类越来越多,其中不少都明确标有“缓解疲劳”“增强免疫力”等内容。
  “这类功能性饮料的销量非常好,购买的大多是年轻人。”长春市一家超市的理货员王女士告诉笔者。
  在长春一所大学读书的武健告诉笔者,经常在踢完球后买一瓶佳得乐,感觉挺解渴的。张志学是一位白领,“工作压力大,熬夜是常事,晚上经常来瓶红牛提提神。”他说。
  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双节”,让不少饮料批发商乐开了花。在长春市二道区的一个大型物流园区,进出的货车非常繁忙。其中主要经营饮料批发的陈丽说,与往年相比,除了传统的碳酸饮料、矿泉水销量持平外,功能性饮料的出货量增加了两三成。“每瓶的价格一般在五六块钱,普通消费者也能负担得起,再说还有保健功能,很多人看好这一点。”陈丽说。
揭秘功能性饮料的“神奇功能”
  功能性饮料有哪些“神奇功能”呢?采访中笔者了解到,事实上,功能性饮料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中国软饮料分类标准》中并没有功能性饮料这一分类,与其最为相近的是特殊用途饮料,即通过调整饮料中天然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以适应某些特殊人群营养需要的制品。
  功能性饮料的“神奇功能”究竟从何而来?笔者仔细查看了数种功能性饮料的成分表,发现与普通饮料相比,功能性饮料中一般增加了牛磺酸、赖氨酸、咖啡因、柠檬酸钠这几种成分。
  “功能性饮料中添加的成分有一定药物作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营养部营养医师王继萍介绍说。比如牛磺酸能促进脑细胞的合成,增强学习记忆能力,有抗氧化作用等;赖氨酸则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氨基酸;一些运动饮料中含有钠、钾,可以补充人体因流汗而流失的盐分。
  王继萍说,不过功能性饮料在饮用时有很多禁忌,并不是人人适宜饮用。比如抗疲劳饮料中普遍含有咖啡因,高血压、胃病、肝病患者及孕妇、儿童不宜饮。
  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缺乏有效的行业标准,在功能性饮料的准入门槛、成分含量等方面都存在空白点。今年初,某知名功能性饮料违规使用添加剂的消息,就让消费者对功能性饮料的安全产生了担忧。
如何健康饮用功能性饮料
  采访中笔者发现,一些功能性饮料外包装上的健康饮用提示大都比较笼统,比如有的只标注“不适宜人群:少年儿童”,有的则仅含糊地标明“适合平时及运动后饮用”。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主任刘雅娟表示,功能性饮料中的特殊成分能否起到作用,还需有专门的机构鉴定。消费者一定不要轻信商家的概念炒作,要根据自身需要科学地选择功能性饮料。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极度困倦、剧烈运动过后,可以适当饮用功能性饮料。如果需要补充营养成分,应首选天然食材。如牛磺酸和赖氨酸都可以从食物中获得,如果要补充维生素C,可以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刘雅娟说。
  此外也有专家建议,一方面,对于目前市场上功能性饮料的扎堆现象,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进行严格的产品检测,同时加快推进行业标准出炉的步伐,尽快使功能性饮料有规可依;另一方面,企业自身要有一套完善的生产、加工、检测机制,这样既有利于品牌做大做强,也有利于整个功能性饮料市场的健康发展。         王欢 宗巍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