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于哲 随着天气的日益寒冷,火锅成了市民餐桌上的常客,而“肉丸”、“鱼丸”作为火锅的一道菜品,因“裸售”而可能导致的质量及卫生问题却令人堪忧。 超市散装丸子随便用手取 近日,记者在对我市部分超市及批发市场的走访过程中发现,作为冬季市民餐桌上的一项重要食材,散装丸子销售的比例占到了八成以上。有的消费者在找不到超市提供的铲子时,就直接用手取,极大影响了存储环境的卫生状况。一位消费者张女士说道:“散装丸子比较容易污染,并且缺乏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所以自己一般会换购袋装的。希望超市能在散装丸子柜台配备工作人员,统一帮助顾客拿取。” 批发市场内丸子质量良莠不齐 记者在供应市区内各大酒店、餐厅的南下河批发市场走访看到,相对于超市内散装“丸子”的存储条件,市场内的卫生问题更为堪忧。多数销售商所销售的丸子制品,质量良莠不齐,不仅多以散装形式存储,同时缺乏所售肉丸的品名、生产日期、保质期等食品基本信息。 当记者以消费者身份,采访市场内一位销售商张经理时,张经理同时拿出了同品名的两种散装肉丸,均是15公斤散装。而后张经理说道:“如果自己吃,就买质量好一点的,肉馅含量高,如果是酒店采购,就淀粉含量高的,价格也相对便宜。” 据了解,火锅丸类产品其实有相关行业标准禁止“裸售”。《速冻调制食品(SB/T10379-2004)》中明确规定“没有包装的速冻调制食品不得销售,严禁拆包零售”。该项行业标准已经实施7年。但由于此规定只是业内执行标准,并未强制执行,规定成了一纸空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