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恒梁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不但是身体无疾病和缺陷,还要具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当代中学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必须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因此,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时代与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和加强中学生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给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目前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已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不可忽视的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面对中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必须积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 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如心理卫生常识讲座,心理调节问题答疑,焦点问题讨论等,在心理知识的学习中明确认识、矫正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心理冲突。 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的许多课程都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如,语文课就包含有许多情感教育的因素;劳动课、体育课可安排挫折教育,增加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磨炼意志。教师应积极深入地挖掘,对中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开展心理咨询,设立心理服务室,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重视心理咨询教师的培养,设立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心理咨询信箱,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使个别学生的心理疾病得到治疗,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组织开展多项课外活动,寓心理教育于活动中。可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手抄报、宣传栏、校内广播等形式,向学生普及心理卫生知识;还可通过文艺、体育活动,好人好事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调节学生紧张的情绪,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重视对学生家长进行心理教育宣传。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些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因此,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还是制订和实施矫治计划,都需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加强家校联系与合作。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面对中学生日趋严重的心理状况,我们必须大力开展中学生健康教育,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努力搭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让学生人人享受明媚的阳光,体验生活的乐趣,健康快乐地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