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北海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潍坊日报·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流年引
看 病
老 屋
走过去,是不一样的天
致敬淳朴的乡土歌吟者
美丽中国
赞毛体书法家
都市冬晨
冬日豆腐香
2014年01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冬日豆腐香



  ◎陈树庆

  当枯黄的树叶在空中肆无忌惮地随风飘散,随之而来的是寒风凛冽、冰封雪飘的冬天。伴着清脆的木梆声,乡村街巷中浓浓的豆腐香开始飘散氤氲开来……
  冬天,是农闲的日子,在这寒冷萧索的冬天,劳碌了一年的乡村人开始了一年中最惬意的时光,喜滋滋地抖掉身上的尘土,围坐在火炉旁,手执一杯温热的香茶,憧憬着来年的好日子。正午时分,叫卖豆腐的木梆声开始在街巷里传递。听到叫卖豆腐的梆子声后,家中的村妇便会拿着盛豆腐的碟碗出来购买,卖豆腐的生意人将破旧的自行车支撑好,掀起自行车后座上覆盖着豆腐的布,让村妇自己看需要购买多少并从那个位置切割合适。那时家庭富裕的用钱购买豆腐,不富裕的会用粮食进行等价交易。有时购买豆腐的多了,眼睛齐刷刷地盯着车上的豆腐,恐怕轮到自己时豆腐告罄。买到豆腐的个个神情愉悦往家走。回到家中,从地窖中取出棵白菜,剁好放进锅里,豆腐切成片也放进去,之后放到火炉上炖着,锅里的“白菜炖豆腐”咕嘟着。豆腐不怕炖,越炖越香,越炖作料越入味。民谚“千滚豆腐万滚鱼”,意谓豆腐在沸锅中滚过的次数越多越好,煲的时间越长越鲜美。很快,豆腐菜香就溢满了全屋,那种暖暖融融的气氛,真是让人陶醉。
  在我的家乡,每遇谁家有红白喜事或是春节,酒席宴上,是离不开豆腐的,尤其年关时吃豆腐,讲究颇多。皆因豆腐谐音为“兜福”,对于豆腐,在我的家乡有两种习俗,一种是在过年时,会将豆腐整块放在碗中,摆在供桌上,祭奠先祖;一种是在过年时将豆腐、鱼、肉等一起放在锅里,俗称“压锅”,寓意“新年有余粮”。表达了家乡人对新的一年幸福生活和吉祥有余的祝福。家乡的豆腐,白得像雪。亲朋好友来家中做客,主妇热气腾腾端上来一小盆的豆腐白菜炖粉条,雪白的豆腐像羊脂白玉,柔长的粉条象征着丰收的喜悦绵绵长长,美美地吃上一口,那幸福满足感胜过如今的珍馐美味,把庄稼人一年的辛苦和来年的希望都包含在里面。
  现在不同了,我的家乡农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吃豆腐不再是新年的专利,但味道却已经大不如前,为追求产量效益,机器加工方式生产的石膏“点浆”豆腐不是味儿,一放在锅中就碎成沙粒大小的豆腐,一吃到嘴里,什么感觉也没有,没有香味,没有油的光滑感而有石膏味道的豆腐,虽说想吃就到街上买,城里人更不用说了,但却失却了许多传统的味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