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
贯彻三中全会精神 加快特色名校建设 |
|
|
◎牛钟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全面深化改革描绘出清晰的路线图,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迈入全面深化的新阶段。纵览公报和《决定》,全文上下透露出改革的决心,展示着攻坚克难谋发展的信念,饱含着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情怀。走过35年的惊涛骇浪,改革再出发点燃全社会的热情,激发亿万群众的期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全会精神。 对于坐落于我市的唯一一所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潍坊学院来讲,要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的统一部署,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把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认真谋划学校改革发展举措,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内涵发展转型提升,加快建设应用型特色名校的目标任务上来。 一、充分认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这次全会把握实践和时代的新要求,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是可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媲美的又一次综合研究改革的重要会议,在理论上有一系列重大创新,在政策上有一系列重大突破,其力度、广度和深度都是空前的。从力度看,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动员、总部署,既明确了改革的路线图,又确定了“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的时间表。从广度看,全会部署的改革不是单项的改革,而是全面的改革,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改革,还有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质上是把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都包括在内的改革。从深度看,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是在深水区里的改革,是要涉险滩、啃硬骨头、破瓶颈,是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必然涉及深层次问题、深层次矛盾,涉及利益关系的深度调整,其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一点都不亚于改革开放发轫的30多年前,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全面落实全会对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决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直面现代化建设需要解决的体制机制问题,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切和期盼,在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方面,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摆在突出位置,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党和人民事业全局高度,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治决心和战略考虑。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决定》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新部署新要求,集中反映了今后教育领域以改革推动发展、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增强活力的总体思路。《决定》提出的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改革考试招生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质量;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这些都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也将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着力点,必须加大攻坚力度,力求取得突破性进展。这场声势浩大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涉及面之广,力度之大,是史无前例的,没人能置身局外。高校更是自不待言。如“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改革发展。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等等,无不与高校息息相关。我们要以强烈的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着力落实全会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全力推进学校的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要抓住改革新契机,以全会精神为指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内涵发展为基本要求,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着力点,以凝练并彰显特色为突破口,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全面深化学校各项改革,永葆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在这里,也建议大家在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的基础上,认真读一读教育部长袁贵仁题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文章。 三、以全会精神为指导加快特色名校建设。《决定》明确提出的“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战略部署,更加坚定了我们推动内涵发展转型提升,加快建设应用型特色名校的理念自信和行动自觉。“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是“十二五”期间省教育厅、财政厅根据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按照《山东省高等教育内涵提升计划》的要求,加强对高等学校的分类指导,强化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名校作用,为推动高等学校快速发展、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采取的重要战略举措。名校建设对全省经济发展、提升省域品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校党委审时度势,早在两年前就提出了“推动内涵发展转型提升,奋力争创应用型特色名校”的目标任务,这是贯彻落实国家、全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体现,也是我校上水平、上台阶的一次难得机遇。值得欣喜的是,经过两年的精心准备和积极申报,日前我校已被省教育厅、财政厅确立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根据山东省名校工程实施意见,遴选出的高校将逐步建立适应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培育和发展与山东经济社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相匹配的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所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坚持内涵发展,推动转型提升,加快建设应用型特色名校。从“奋力争创”到“加快建设”,既是量的变化,更是质的提升。我们要通过名校建设,下大力气凝炼办学特色,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之路。在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学校社会形象和办学层次。各单位、各部门要按照省应用型特色名校标准,切实把握建设的核心要素,紧紧围绕潍坊及全省经济社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条件建设和产学研合作等关键点,进一步挖掘潜力、凝炼特色、突出优势。要以此为契机,全面推动学校以及各院部认真总结与梳理专业建设情况,进一步明确今后的建设思路、目标与举措,促进学科专业的结构优化与水平提升,努力实现“抓基础、上水平、创特色”的新突破,更好地推动学校事业实现内涵发展与科学发展。 (作者系潍坊学院党委副书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