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进国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最终目的是要使“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真正落到实处,切实解决好群众的难事、烦心事,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要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近”和“远”的关系。 近,就是要“近”处着手,着力解决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通过为群众做一些吹糠见米的眼前事,立竿见影,让群众迅速看到实效,增进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心。远,就是要“远”处谋变,在活动中实实在在转变作风、改正问题,密切联系群众、凝聚民心,为群众谋得更大更多的长远福利奠定基础。 践行群众路线过程中,首先要坚持先近后远。要顺应群众期待,从眼前实际出发,先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紧迫问题,以有限的时间和力量解决尽可能多的问题,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其次要坚持远近结合。在实践教育活动中,既要于近处解决好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突出民生问题,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又要解决党员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社会议论较多、群众反映强烈的自身问题,不断增强为民服务的意识,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这两个方面要彼此结合、相得益彰,不能以解决其中一方面的问题替代解决另一个方面的问题。三是要坚持以近促远。在践行群众路线过程中,要通过优先解决表层性、易见效的问题不断推动那些深层次、老大难问题的解决,要通过在深入基层、为民服务的具体实践中推进党员干部思想作风的根本好转,通过以近促远最终实现强近固远,促使践行群众路线真正成为党员干部的一种习惯、一种素养、一直追求和自觉行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