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0年出生的傅宁涛,2000年毕业于解放军济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普护专业,现从事的职业是家政服务。 就傅宁涛个人来说,每月仅不到千元的收入,妻子没工作,还有一个幼小的女儿,一家三口租住在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小平房里。房间内,只有几件极简单的家具,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但他总是不遗余力的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在得知患尿毒症的女孩张燕的情况后,傅宁涛当即使捐了100元,对他们家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很小的数目。后来,张燕租住的房子与他家相邻,他和妻子尽自己所能照顾张燕一家,家里包了水饺或做了点稍微好一些的饭菜,都会请张燕家一起过来吃。 每次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捐个三十元五十元,他从没有犹豫过。柳明月、孙点点、怡倩、王圆圆等,都曾是他资助过的对象。有一次他从鸢都义工网上看到安丘柘山女孩高鑫需要资助时,立即捐助了200元。 傅宁涛平时的主要工作就是陪护老人。那些子女不在身边,或者生病,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是他的主要服务对象。在这些方面,傅宁涛有他自己的工作方法。他觉得,时间长了,和老人之间就不象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了,更多的象是家人。业余的时间,他总是积极参加鸢都义工组织的各类关爱活动,多次去福利院给老人收拾房间,陪老人聊天,帮那些脑瘫儿或者弃婴喂饭、洗澡。他说,看到福利院那些孩子们的眼神,他知道他们很渴望有人能去抱一抱他们,去关爱他们。他去做了,也感受到了那份被需要的快乐。而且从2000年起,傅宁涛还经常去捐献成份血,即采集血小板,累计献血量已达一万多毫升。 志愿者心得 虽然我也不富裕,但是比起那些比我更加困难的人来说,我比他们过得幸福,能够尽自己的一点力量帮助到他们,是我这一生感觉最快乐的事情。参加志愿者服务这几年,最让我感动的一件事,是2008年5月18日,鸢都义工在为汶川地震灾区义演募捐时,有一位曾因车祸失去双腿、被鸢都义工多次帮助过的小伙子,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坐着轮椅到现场捐出了100元。那种场面深深的打动了我。我觉得,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心,爱心薪火相传,这个世界终会汇成爱的海洋。 (本报记者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