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北海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打“鞭花”
石 器
一袭瘦影菊花寒
心态决定苦与乐
记忆中的高密东北乡
海棠花开
怎么才送来
中国梦
2014年10月3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忆中的高密东北乡



  ◎刘金山

  离开家乡四十多个年头了,可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沟一坎仍历历在目,童年的家乡情景像电影一样,时不时地浮现在脑海里,温馨、留恋夹杂着酸楚。
  我的老家位居高密东北乡,南接胶州,北靠平度,系三县交界处。胶河流经我的村前,我与莫言先生隔河相居,莫言居河南,我家在河北。过去年代,家家户户共饮一河水。人民公社的年代,我的家乡属河崖公社,公社所辖四十八个大队,七十多个自然村。东北大洼和南大荒就在俺的庄北和胶河以南。据上了年纪的人说,历史上,这里是墨水湖底部,因地壳变动,湖里的水逐年减少,最后就只有湖底常年积水了。
  东北大洼和南大荒,地面都很大,东西南北十多里路没有村庄。上世纪六十年代,胶河南边设立了省管胶河农场,驻过建设兵团。我的老家也曾驻扎过正规部队,冬天部队就在村北大洼搞演练,迫击炮坐西向东发射炮弹,庄上的人只是听着响声沉闷觉着很遥远。
  尽管土地宽漫,却十分贫瘠,一锨多深就能见到黄黄的干沟土,沟里、洼子地长年鱼虾不断,芦苇、蒲公英随处可见。老一辈人有句口头禅:夏天水汪汪,冬天白茫茫(盐碱),秋天黄沙漫天飞,上坡风镜不离眼。种麦子用不上耧,脚踩穴,人撒种。割麦子城边村蹲着割,俺这里是猫着腰似马拉松赛跑。
  东北乡不光土地多,河流也不少,南有顺溪河,北有运粮河,中间就是胶河。三条河人们最怕的是胶河,动不动就决口,最厉害的是一九五七年,胶河北岸好几段决了口,河水咆哮像猛兽,房倒屋塌,庄稼颗粒无收,人们纷纷投亲奔友,有的一连几天住宿在河岸上。上世纪七十年代,当时的县政府在这里修建了泄洪闸,长约百米,宽六米,石料砌筑二十二孔。北大洼从此成了滞洪区,七八个村的土地处在水深火热中。只要胶河洪水泛滥,便开闸泄洪,不用半天功夫,茫茫东北洼成了水的海洋。高粱仅露个穗,玉米、棉花、大豆、地瓜梢也不露,老鼠、兔子、黄鼠狼也狼狈不堪逃进了庄,长虫(蛇)盘上了高粱穗,小虫子、小动物能跑的也都窜到了护家堰上。庄稼人忙活一顿的轻易打了水漂,憨厚的人们长吁短叹无精打采,来年生活只有靠统销。这时候,只有青蛙有吃有喝没愁怅,白天吃饱了就蹦来蹦去闹水仗,夜晚就“龟呱龟呱”一个劲地嚷。
  如今的高密东北乡,变得令人神往。国际国内的文化名人络绎不绝,慕名前来旅游观赏诺贝尔奖得主莫言的旧居。单家大院、曹家大院古色古香,拔地而起;胶河两岸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胶河水碧蓝透明,鱼翔浅底,座座大桥飞架南北;柏油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新修的海青铁路呈东北西南方向,途径高密东北乡,飞架三河;红高粱影视基地基地相继落成,一个景点连着又一个景点;红高粱又红了,一片接连一片……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