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北海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生命的敛迹
温暖的手套
儿时的冬天
开始的意义就是走下去
坐上高铁去北京
最美的风景
并蒂玫瑰
2014年11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儿时的冬天



  ◎王敬礼

  每逢冬天下雪,雪花就会送来童年冬天的记忆。
  那时的雪比现在下得大,经常早上起来挡风的草门子都推不开。记得有一年雪下得特别大,院子里盛不下,家家户户把雪拉到街上,雪堆得很高,从这边看不到那边,太阳出来房檐上的雪边化边冻,垂在房檐上的龙坠有一尺多长,明晃晃的一排,非常壮观。
  下大雪时出门是危险的,沟满壕平,漫山遍野白茫茫一片,分不清哪里是沟,哪里是路,哪里有井,经常听说某某人掉到井里淹死了。不得不出门的人只好在腰里绑上木棍,以防掉到井里。记得上初中时有一位同学早上上学掉到了井里,多亏后面的一个同学发现,及时到村里找人才把他救了上来。
  下雪后天特别冷,地冻得半米厚,村里的小池塘都冻到底。大街上房屋后都会冻出一指多宽的裂缝。寒冷的西北风刮得树枝吱吱作响。那时几乎家家的房子都很破,透风撒气,又无取暖条件,水缸里的水会结厚厚的冰,家里最暖和的地方就是炕头上的被窝底下,老人小孩冻得下不了炕。记得有一年,有一家娶亲,大雪把路封了,非常难走,天冷得滴水成冰,路又远,人们又没有暖和衣服,娶亲路上一个喇叭匠被活活冻死了。因为家里冷,大孩子们很少呆在家里。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架、滑冰、打陀螺、搓泥钱,玩得不亦乐乎,忘记了寒冷,有时还浑身冒汗。最有看点的是滑冰,在池塘的冰面上,或在房后的阴凉处,滑出一道很长的冰道,孩子们便跃跃欲试地开始滑冰了,技术好的还能滑出很多花样,如“回头看花”、“弯腰拾钱”等。技术欠佳的,会摔得鼻青脸肿,引得周围的人哈哈大笑。但那时的孩子都很皮实,疼了瘸了很少回家告诉大人们。渴了抓一把雪啃上几口,中午、傍晚大人们做好了饭,再到外面喊孩子们吃饭。寒冷的冬日孩子们就这样度过了。
  对于大人来说就没有那样无忧无虑了。多日不晴的大雪天,会把柴火淋湿,无法做饭,出出进进会把鞋子湿透,还要推磨磨面,做好一家人的饭。寒冷无处不在的冬天是很难熬到头的。冬天不下地干活,大人们还要计划着省些口粮,以备农忙时用。多数情况下,靠吃地瓜、胡萝卜、菜豆腐度过的。那时不过阳历年,盼望的节日就是腊八日和春节,因为腊八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喝腊八粥,用高粱面粉做腊八粥,里面放上黄豆,孩子们就会狼吞虎咽地喝上几大碗,黄豆粒的诱惑比现在的大肉大鱼都大。
  好容易盼到春节,积雪开始慢慢融化,寒冷的冬天就要结束,中午的阳光下暖和了许多。所以那时的春节是特别值得庆贺的,熬过严寒的人们终于有了春的希望。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