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来森
说“读词典”,而不说“读字典”,是因为词典,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外延更大;再说,汉字,绝大部分是单音节语素,在很大程度上,一个字就是一个词。所以说,所谓的“字典”,其实,更多情况下,似乎还是以“词”为主。 而词典,不仅仅是作为查阅的工具,亦可以作为书籍,进行阅读。 止庵曾说:“我是喜欢读书的,但是不以为文学、哲学、历史等中有哪一本书非读不可,世间要是真有‘必读书’,那也只能是词典了。” 古人曰“开卷有益”,以之用于阅读辞典,似乎是再恰当不过了。 我第一次读词典,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正读高中,准备考大学。其时,学生用来备考的资料,相当稀缺,不似现在,资料铺天盖地。恰好,我从书店买回了一本《现代汉语词典》(试用本),于是,就在老师的提议下,开始读词典,更确切地说,是“背词典”;一边阅读,一边勾画,把重点的词语画下来,重点记忆;目的,自然完全是为高考语文储备词汇了。短短的两个月内,我竟然将一本《现代汉语词典》读完了,重点的词语,还都能记忆住。现在想来,颇有些不可思议。 那年高考,到底“碰”到阅读的词语了吗?都已忘却。其实,以此方法应对高考,无异于大海捞针,真真是一种“笨拙”的方法。不过,正应了那句话“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次的阅读、记忆《现代汉语词典》,客观上极大地丰富了我的词汇量,对于我后来的教学和写作,给力极大;甚至于使我终生,都受益无穷。 人,一旦对某一事物,或者某个对象,产生了兴趣,就会拥有源源不绝的动力。此后,我还阅读了《现代成语大词典》、王力的《古汉语词典》,甚至于朱起凤的《辞通》。阅读《辞通》,是一件极“累”的活儿,但其兴趣,也在其“累”上。《辞通》,词条是成组出现的,大多是一组“近义词”的比较,有例句,有出处;但例句失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仍会产生理解上的困难。于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尽可能地找到例句存在的文章、书籍,“还原式”阅读理解;很多情况下,还会把例句存在的整篇文章都读下来,这就大大地拓展了我的阅读空间,扩大了我的阅读量。那种沉浸其中的感觉,真是一种至美的享受。 或许,有人要问:读词典有什么好处呢? 自然,好处多多。有些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增加一个人的词汇量。其实,词典中的某一个字,或者词,仅仅是一个“阅读点”;由此而拓展、延伸开去,就会形成一个人“阅读的面”,或者“阅读的线”;“面”“线”形成,一个人的知识,也就因此扩大,或者系统化了。 更重要的是,词典,在一定程度上,还体现着时代变化的印痕和思想的倾向。例如,“女眷”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试用本)解释为“旧时指女性眷属”,而后来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则解释为“指女性眷属”,去掉了“旧时”二字,变化似乎不大,实则却彰显出曾经存在的“阶级斗争意识形态”,对词典编写的影响。 所以说,读词典,不仅能读出字、词的意义,也能读出文化,读出思想,读出时代的发展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