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元旭
亲情的小船儿,随时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暑假刚至,我就迫不及待地收拾好行李,准备好礼物,在一路颠簸摇摆中来到了爷爷家。 雨后的乡路泥泞不堪,在晨曦的光芒中我看到的只是乡村一片憔悴的苍白。 终于看见了那斑驳不堪的古院。 青石板的路面,被岁月的足迹打磨出了一层遒劲的苍老。远远地便看见拄着拐杖的爷爷在大门口眺望着。我便赶过去亲热地嘘寒问暖。这时,我发觉屋内传来一股令人心动的香味——是清炖鱼!我兴奋不已,和爷爷一同进入了屋里。 饭桌上,爷爷一再询问我的学习成绩。听到他语重心长的教诲,我觉得这跟家长、老师的腔调如出一辙,一股烦恼直冲脑门,只说了一句“吃完了”便丢下筷子,莫名其妙地躲进里屋去。 里屋的光线明显暗了许多。窗台下摆着一张旧的八仙桌,桌子的一个抽屉敞开着,我好奇地凑上前去,却发现里面只放有一个破旧而厚重的本子。我不禁拿出翻看起来。古黄色的纸张已有些发脆,上面的字迹却十分清晰,我一页页翻看着,只见上面写着: “1999年2月16日,孙女初降人世,哭声响亮。张家再添人丁。” “1999年5月25日,百日宴,抓前程,元元抓了书本。” “1999年8月19日,元元开始能直起身体,可以坐了。” “2000年3月,学会说话。” “2005年8月末,元元归城上学,万分不舍……” “2005年9月,上小学,第三天骨折。” 我发现这行字迹旁边,还存着些隐隐的泪渍,它如同涟漪般在发黄的页面上绽放开来。我细细摸索着自己的小腿,多久了啊!我的腿伤仿佛还在隐隐作痛,爷爷心痛的神情还仿佛历历在目。 看着看着,我眼前不觉有些模糊,我翻至最后一页有记录的地方,上面赫然写着: “2014年7月3日,归家探望。” 这是最新鲜的笔迹。原来在我到来之前,爷爷早已经在日记本上记了下来。 读到这里,我不觉感慨万千,倚在门口向外张望,看到爷爷黑黝黝的面颊上早已布满皱纹,脚步也有些蹒跚,走起路来颤巍巍的,他曾经有力的双手也变得苍白无力。步入暮年的爷爷在如此破败的旧院中徜徉盼望人归是一种什么心情?凄凉的时节一个人怎样承受孤独与寂寞? 我的心在颤栗,在悸动,也隐隐地带着一丝不安。一霎那间我发现了桌上的鱼——在乡村内地如何能轻易买到?想到爷爷专门为我的回来张罗了许久,我不觉内疚惭愧起来。 我赶忙过去对爷爷说对不起, 他看到我时笑得依旧很灿烂,仍不忘对我进行谆谆教诲,我心酸感动。 回到家后,我翻出了自己最喜爱的本子,我也要有一本专门记录爷爷故事的日记本。第一页上,我工整地写道: “今天,去爷爷家,爷爷有些衰老,祝他身体渐渐硬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