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理论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理论
 
标题导航
以过硬作风推动“四个城市”建设
坚持深化改革 释放城市活力
创新宣传方式 助推文化名市
提升民生品质 打造品质潍坊
提升开放水平 增强发展活力
2017年12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过硬作风推动“四个城市”建设



  ◎孔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断。新时代面临新使命,新使命呼唤新担当、新作为。建设“四个城市”是我市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主体工程和核心抓手,也是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推进新时代潍坊发展“走在前列”的最大实践。我们要坚持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大力弘扬“四种精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确保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以强烈的使命担当、高强的职业本领、过硬的工作作风扎实推动“四个城市”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强市。
  强化政治担当,提升干事创业“精气神”。“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十九大向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发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奋斗”的“动员令”和“宣言书”,为党员干部担当进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四个城市”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广大党员干部虽然肩负的职责不同、从事的工作不同、发挥的作用不同,但与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质初心、根本使命是完全相通和高度契合的。也就是说,尽管每个人所从事的领域和行业有不同的规范准则、职业精神,但都能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中找到原点和注脚。为此,加强干部作风建设,首要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政治觉悟,增强政治担当,从内心深处自觉地转作风、扬正气、树新风。全市党员干部要结合学习十九大精神,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学习好、领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懂弄通“政治担当”的理论渊源、价值品格,使其真正融入灵魂和血脉,树牢“四个意识”,提升政治能力,提振担当进取、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培育新时代潍坊精神,自觉把“四个城市”建设抓在手上、扛在肩上。
  增强职业能力,练就专业本领“金刚钻”。职业能力是专业技术、专业知识、专业精神及专业经验的综合范畴,是一个干部专业岗位素质与能力的全面概括。这是干部担当作为、勇创一流的基础和保证,也是干部作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特别是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周期缩短,新知识、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瞬息万变,靠传统习惯、思维定势难以胜任新的工作岗位要求,难以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必须锤炼过硬作风,练就高强的职业能力,培养专业精神。“四个城市”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内容涵盖广泛,专业政策强。为此,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与研究,运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主渠道,坚持“走出去学”与“请进来教”相结合的办法,举办专题业务培训班,开展专题专业培训,及时精准地掌握前沿政策理论,优化干部专业知识结构,提升专业能力。要适应信息化时代变化,加强高科技知识的学习培训,特别是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知识、新成果,武装干部头脑,开阔思维视野,提升专业素养。要加强业务实战操练,发挥上级部门系统或行业牵头抓总的作用,加大对本地同行业、同系统干部队伍业务观摩交流、竞赛对标力度,开展经常性的“实战训练”“岗位练兵”“业务竞赛”等主题活动,提升各级干部实战经验和专业水平,确保党员干部在“四个城市”建设、改革创新的实践中打头阵、当先锋,起好带头作用。
  创新制度机制,催生实干担当“源动力”。制度具有根本性、长期性、全局性和稳定性,加强作风建设,就要强化制度建设,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做到与时俱进。当前,要聚焦干部担当这个“关键词”,结合“作风建设年”活动,注重加强制度机制建设,搞好“顶层设计”,运用制度“扛杆”,撬动各级干部担当作为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建立完善政策激励机制,引导干部“主动担当、主动作为、依法作为”;完善干部考评使用机制,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配套完善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及容错纠错等制度规范,科学、准确、全面评价干部,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使用干部,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为那些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的干部畅通“出口”,让有为干部“有舞台”,让无为干部“无市场”;健全党内关爱机制,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各级党员干部,主动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催生干部愿担当、甘担当的“斗志”。同时,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持续用力抓好全市党风廉政建设,以严的纪律、严的制度、严的措施正本清源、正风肃纪,巩固发展良好的政治生态。   
               (作者单位:潍坊市委党校)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