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理论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理论
 
标题导航
以过硬作风推动“四个城市”建设
坚持深化改革 释放城市活力
创新宣传方式 助推文化名市
提升民生品质 打造品质潍坊
提升开放水平 增强发展活力
2017年12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升民生品质 打造品质潍坊



  ◎刘杰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转化的重要论断对未来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报告提出,“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四个城市”建设的战略目标,全市“四个城市”建设动员大会在部署打造品质城市的内容时强调,“评价城市品质高低的最终标准是市民的认同度、归属感、美誉度。要关注市民疾苦。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由此可见,无论是党中央还是地方政府都十分关注民生建设。
  近年来,我市财政民生投入逐年增加,民生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实现社会成果全民共享,达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我们还需付出更多的努力。
  加大民生投入,优化民生投资结构。要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民生建设的重点,围绕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的教育、医疗、出行、环境等民生问题,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同时加快建立健全完整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在建立确保民生投入持续、稳步增长长效机制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民生建设财政投入资金的监督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率。尤其是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投入,解决进城务工子弟上学难等问题;增加农民医疗、养老和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资金的投入。不仅要在增量上下功夫,还应当对现有财政资金分配格局进行调整,进行存量改革。积极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解决各类民生问题,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民生领域,承担民生工程相关建设,形成民生建设的多元投入机制。
  加速民生领域智慧化,为百姓提供更加快捷、便利服务。随着科技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民生领域,“互联网+公共服务”悄然兴起,我市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由市智慧办牵头,加紧制订智慧政务专项规划,加快建设政务大数据和智慧政务平台,提升智慧治理水平。在各项公共服务领域引进国内外高端科技,实现“互联网+”医疗、健康、教育、养老等的融合发展,推进智慧人社体系建设工程、智慧教育资源整合工程、智慧健康服务工程、智慧养老服务工程、智慧家居应用工程、智慧社区推进工程、智慧交通综合服务工程等。同时,政府要大力推行网上审批、网上登记、网上缴费等方式,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广大市民提供一流服务。
  完善民生保障体系,创新民生机制。构建就业、教育、医疗、基层安保环境整治、社会保障等六大民生保障体系。十九大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完善支持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政策措施。出台促进就业扶持政策,免费开展劳动力培训,鼓励企业使用本地劳动力;按照十九大“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要求,建立完整的教育资助体系,保证每个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充分发挥潍坊职业教育的优势,构建更加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实施高校特色发展计划和重点建设工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及重大疾病保险救助制度,完善民生保险制度、社会救助、养老保险等核心制度,加大“安居工程”实施力度,坚持机制和制度创新,将民生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轨道,做到民生建设与制度建设同步推进。
     (作者单位:潍坊市委党校)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