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联动 分类管理 督查问效 |
石埠经济发展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
|
|
本报讯 (潍报全媒体记者 窦浩智 通讯员 崔国康 齐晓重)今年以来,昌邑市石埠经济发展区强化党建引领,优化资源配置、深化责任落实、加快职能转变、提升工作效能,探索建立“民有所呼、乡有所应,基层发声、部门联动”工作机制,推动规范“属地管理”工作向纵深拓展。 多方联动,围绕基层治理吹响“集结哨”。建立“基层发声、部门联动”督查调度指挥中心,形成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问题专项处置小组分工协作的推进体系,真正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建立《问题执法服务处置单》,编号归档,真正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分类管理,围绕群众诉求吹响“服务哨”。围绕非法盗采、生态环境、综治维稳、市场监管、违法建设、安全生产等领域,开展日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依托村庄及企业走访、“两代表一委员”建议、群众反映等渠道,广泛收集问题线索。截至目前,通过走访、巡查收集问题20个,上级职能部门反馈问题2个,已全部处置到位。采取“社区+社区”“社区+部门”“部门+部门”等多种联动调处方式,着力解决处置了五大类事件36起,其中,清理潍河、胶莱河等河道沙场3处、违章建筑120处;排查关停“散乱污”企业17家;清理商混站1家。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 督查问效,围绕发声成效吹响“保障哨”。督查调度指挥中心在事件办结后3个工作日内,对处置情况进行督查督办,围绕处置结果、处置时效、群众满意度等开展评估,填报督查督办意见,并作为“基层发声、部门联动”工作落实情况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定期开展“回头看”,杜绝“死灰复燃”现象发生。建立半年评议考核机制,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民有所呼、乡有所应,基层发声、部门联动”工作机制运行以来,一批长期困扰群众的历史遗留问题被妥善化解,社会治安警情同比下降32.8%,交通事故纠纷同比下降23.6%,信访总量同比下降86%以上,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大增强,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
|